網路購物爭議多 桃園法務局呼籲下單前請三思
【大紀元2021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網路購物很方便,但有風險,購物下單前應先查看賣家的評價、想購買的商品在各網站的售價,若商品價格明顯低於市價,網站又無賣家聯絡資訊,或只有e-mail信箱,下單前請三思,千萬不要因為貪便宜,而落入網路購物的陷阱。
受疫情影響,民眾網路購物需求增加,衍生之爭議亦增加。桃園市政府法務局2021年1月至6月計受理消費爭議4,637件,屬網路購物爭議者1,972件,占整體件數42%,較去年約增加10%。
除了申訴與綜合型購物平台(例如蝦皮、momo等)間的爭議外,也有許多消費者申訴在臉書購物衍生的爭議。例1:在臉書看到銷售手機廣告,「iphone11」,9成新,售價7000元,貨到付款,收到的卻是「iPhone4S」。例2:在臉書平台購物,商品為「Apple Watch SE」,售價3,400元,超商取貨付款,收到的卻是「LD6 smart watch」。例3:在臉書粉絲專頁看到鱷魚牌POLO衫,訂了6件,價格974元,到貨時只有5件,而且是雜牌的劣質衫。例4:在臉書看到廣告,主打台灣台南有機芒果園的芒果乾,260元,買一送一,並有電視影片介紹,實際送來的卻是大陸的芒果干。消費者因收到的商品與廣告刊登的不同,向賣家要求退貨退款,均未獲處理。
網路購物很方便,但有風險,桃園市政府法務局提醒,在網路購物前,先搜尋想要購買的商品在各購物平台或官網的售價及賣家的評價,若賣家標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銷售網頁又未提供賣家聯絡資訊,或只有e-mail信箱,下單前請三思。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到心目中想要的商品固然開心,但一般商品通常有市場行情,千萬不要因為貪便宜,而落入網路購物的陷阱。
臉書、line不是購物平台,網路購物建議慎選評價良好購物平台及賣家。另網路無國界,若銷售網頁對商品描述的用詞或賣家回覆用語非本國習慣用語,則賣家可能在國外(例如大陸),發生爭議時無法依我國法規主張權益,下單前應多考慮。若有消費問題可於上班時間撥打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洽詢。◇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