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拓:美軍撤離阿富汗 「好朋友」塔利班或變中共噩夢
【大紀元2021年07月22日訊】2021年4月白宮宣布,8月31日美軍將結束長達近20年的阿富汗駐紮。北約部隊也同時宣布撤出。即將出現西方武裝力量「真空」的阿富汗新局面,令世界高度關注。
阿富汗是中亞、西亞、東亞交匯的多事之地,貧瘠、多山,易守難攻,向來是恐怖份子的最愛,更有「帝國墳墓」之稱。史上幾乎沒有哪種外部強悍力量徹底征服過她。
1994年在阿國本土崛起的塔利班宗教極端組織,隨著美軍的撤出,死而復生。美軍的撤出,改變了地區政局的平衡,對西部領土與其接壤的中共國來說,更是愛恨無著,莫衷一是。
美軍撤出阿富汗 20年反恐終結
拜登(Joe Biden)政府4月宣布,美軍將結束在阿富汗的駐紮,會在8月31日最後撤離。美國是在2001年本·拉登(Osama bin Laden)領導的「基地」恐怖組織發動對美國的「911」恐襲後,聯合北約出兵阿富汗。當時塔利班(Taliban)政權支援並庇護了阿蓋達組織及其頭目本·拉登。
20年來美國在打擊塔利班和蓋達組織並獵殺本拉登的同時,幫助訓練和裝備了阿富汗政府軍,還給阿富汗政府提供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20年來美國在阿花費了上萬億美元,犧牲了約2,400名官兵。
拜登宣布撤軍理由是當初美國出兵阿富汗的目標已經達成。撤軍也受到美國兩黨支持,但批評者擔心,美軍撤離後塔利班捲土重來,讓美國20年的浴血奮戰前功盡棄。
但拜登7月8日表示,美國當初出兵阿富汗目的不是要重建一個遙遠的國家,而是要避免「911」恐怖襲擊悲劇的重演,以及將本·拉登之流繩之以法。他進一步說,實際上這場戰爭早在10年前本·拉登被擊斃時就該結束了。
塔利班的興起和對外國恐怖組織的支援
1996年,塔利班取得內戰勝利,控制了阿富汗,以嚴酷的伊斯蘭律法治理國家。2001年「911」恐襲發生後,塔利班因窩藏並拒絕交出阿蓋達組織首腦本·拉登,美國領軍國際部隊攻入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其領導人奧馬爾逃入山中,繼續領導塔利班對抗美軍。在2004年的一次電話採訪中,奧馬爾聲稱塔利班武裝將會「像獵殺豬一樣獵殺美軍」。
2020年2月,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與塔利班談判簽訂撤軍協定,作為交換,塔利班做出安全保證,承諾將與阿富汗現政府談判達成和平方案。然而,談判進展緩慢,之後陷僵局。
如今,隨著美軍和北約部隊撤離,塔利班發動更猛烈攻勢,致幾百名阿富汗安全人員和難民越過邊界,逃入鄰國塔吉克斯坦。這也讓中共、俄國以及阿富汗其他鄰國擔心伊斯蘭極端分子向中亞國家滲透,甚至使伊斯蘭國ISIS死灰復燃。
塔利班(Taliban)是發源於阿富汗坎達哈地區的遜尼派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武裝組織。「塔利班」在普什圖語和波斯語中是學生的意思,它的大部份初起成員是阿富汗難民營伊斯蘭學校的學生。成立之初塔利班總共只有800人,但它高舉剷除軍閥、重建國家的旗幟,提出反對腐敗、恢復商業的主張,而且紀律嚴明作戰勇敢,一度深得阿富汗平民支持,塔利班實力因而急劇膨脹,迅速發展成擁有近3萬人、數百輛坦克和數十架飛機的部隊。
1995年5、6月間,塔利班發動了代號為「進軍喀布爾」的戰役, 9月26日佔領了電台和總統府。之後控制了全國90%以上的領土。
1996年至2001年間,塔利班建立全國政權,正式名稱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聲稱要建立世界上最純潔的伊斯蘭國家,但執政以後經濟每況愈下,疾病流行,支持度遂逐漸下降。由於在阿富汗實施獨裁專制和政教合一政策,因此僅被巴基斯坦、阿聯酋和沙特三個國家承認合法。
塔利班以激進的德奧班德學派觀點詮釋伊斯蘭教,思想上也受到本·拉登的影響。塔利班禁止許多前政權容許的女性就業、上學、音樂、舞蹈、電影及電視等活動。他們的宗教警察(模仿沙特的「揚善抑惡局」)負責執行禁令,違例者可被鞭打。
2009年,在巴基斯坦邊境地區活動的塔利班武裝份子甚至代替政府,槍決了一對偷情的巴基斯坦男女。
塔利班強烈反對什葉派,也不跟其他穆斯林辯論教義,甚至不允許穆斯林記者質問他們的法令或討論怎麼詮釋古蘭經。
比較典型的什葉派只有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等三國,而且伊拉克,敘利亞還不是純正的什葉派國家,什葉派穆斯林都只佔了一部份。
塔利班所屬普什圖族主要信奉伊斯蘭遜尼派中的瓦哈比派,是非常極端原教旨主義派,不僅反異教徒還反什葉派、蘇菲派等「異端」。這也導致塔利班與伊朗神權政府水火不容。
阿富汗境內靠近伊朗地區是什葉派難民聚集區,伊朗派到敘利亞、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裏有很多阿富汗什葉派。普什圖族聚集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交界處,但巴基斯坦政府軍控制不了。
據稱,「基地」組織在阿富汗擁有10個大本營,專門訓練成員使用武器、通訊設備和動員組織。1980年代至今,訓練了超過3萬人,組織各成員會利用傳真、行動電話及互聯網,協調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一般對外發放新聞訊息,也使用互聯網或錄影片段形式公布。
「基地」組織與世界其他激進組織都有聯繫,包括黎巴嫩、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伊拉克、菲律賓、埃塞俄比亞、爭取脫離俄羅斯的車臣共和國武裝組織,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東突厥斯坦組織。
亞太基金會的戈赫爾博士說:「塔利班跟『基地』是密不可分的。他們之間有著無法拋棄的文化、家庭和政治義務,哪怕它們的領導層誠心誠意尋求分家,問題還是一樣。」
從本·拉登1996年把阿蓋達組織從蘇丹轉移到阿富汗,到2001年為止,塔利班一直給他提供庇護。
隨著美軍撤離,塔利班加快攻佔阿富汗各區,其發言人在接受訪問時透露,目前已控制阿富汗85%以上地區。
塔利班與中共談判 可能就「東突」討價還價
2019年9月-2021年1月擔任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現年48歲的馬修·波廷傑(Matthew Forbes Pottinger,中文名博明),大學時期在麻塞諸塞州大學學習中文與中國研究,1998年至2005年擔任路透社與《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他在中國工作時屢遭騷擾,採訪信源時被情報人員錄影、被警察追趕時被迫把採訪筆記丟到馬桶裏沖走、在北京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被「政府打手」毆打。
博明回國後偶然看到一名美國公民被伊拉克恐怖份子斬首的影片,參加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做了情報官,被派駐日本沖繩、阿富汗和伊拉克。他對阿富汗境內恐怖份子的活動瞭若指掌,包括了解在阿富汗的新疆「東突厥伊斯蘭運動」的情報。他還參加過兩次阿富汗戰爭,結識了陸軍少將邁克爾·弗林,倆人共同撰寫了一份情報報告。退役後,博明2017年加入國安會主管亞洲政策,成為白宮高層官員中僅有的「中國通」。
在阿富汗的情報工作經歷,對他日後協助特朗普政府制定對華強硬政策、譴責中共對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民族實施種族滅絕起到關鍵作用。
另據聯合國資料,「東伊運」3,500多名成員駐紮在阿富汗與中國接壤區。為此,中共加強與塔利班的接觸,雙方舉行了若干次閉門磋商會和談判。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科學院中東國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娜塔莉亞·紮馬拉耶娃(Natalia Zamarayeva)在接受採訪時分析,北京在與塔利班談判時,或建議其放棄支持阿富汗境內新疆維吾爾分離主義團夥。但塔利班將來是否願意這樣做,以及拒絕支持的要價是多少則是另一回事。
但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彪,懷疑塔利班是否確實想放棄與「東伊運」的關係。畢竟迄今為止,塔利班並未中斷與「阿蓋達組織」和其它恐怖團夥的接觸。
朱教授說:「目前塔利班有表態稱,若是中國(中共)在阿富汗問題上能夠支援塔利班,他們願意放棄與東突的聯繫,甚至在新疆問題上可能會支持中國,或者在一些立場方面更加接近中國。不過我個人認為塔利班實際上是做不到的,或者說他目前的這種承諾不太值得信賴。因據塔利班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基礎,包括他曾經庇護阿蓋達組織和本拉登的事實,以及迄今為止都沒有切斷與蓋達組織或其它恐怖組織聯繫的現狀,我們可以看到塔利班更多的是把這種表態當做一個籌碼,有空手套白狼的嫌疑。畢竟這種承諾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將來又很難去監督履行。對塔利班而言,他自然願意做出這種沒有任何成本的表態,以換取他想要獲得的支持和利益。」
此前,塔利班發言人蘇海爾·沙欣(Suhail Shaheen)藉中國陸媒之口,公開向中共表忠稱,「有必要與阿富汗最大的投資者——中國(中共)進行會談」,「我們去過中國很多次,與他們關係很好」,「如果他們來投資,我們當然會確保他們的安全。他們的安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對此,官媒《環球時報》胡錫進欣喜若狂,在微博高調宣稱,這是美國耗資萬億的阿富汗戰爭失敗的失敗,更是中共外交的勝利等等。
中共首鼠兩端 或在阿富汗重蹈「帝國墳墓」結局
對於塔利班政權的可能迅速上位,中共的緊張超過了胡錫進式的自嗨,其外交部的反映就是例證。發言人汪文斌7月9日在記者會上稱,下周中共和俄羅斯將牽頭商討美軍撤離後阿富汗的安全問題。
與此同時,北京上個月一再呼籲在阿富汗的中國公民迅速離境,還派專機撤僑,表明對阿富汗安全形勢一點不看好。中國公司過去20年曾經大量投資阿富汗的礦山和基礎設施,很多中國公民進入阿富汗工作和生活。隨著美軍撤離和塔利班攻城略地,中國在阿富汗的投資和財產甚至生命安全都處於高度風險之中。
但北京仍然不忘指責美國,深深感到新的危機來臨。7月9日,新華社發表《加速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背後有何盤算》一文,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美國及其盟國為儘快擺脫戰爭泥潭,以不負責任的方式從阿富汗撤軍,給該國留下巨大的「安全黑洞」。美國撤軍,不僅犧牲了阿富汗人民的利益,也令地區國家安全風險陡增。
這也說明,中共深知阿富汗這池渾水不好趟,塔利班的口炮不可信。沒有了美國和北約力量支撐的戰略平衡,面對中亞、西亞和南亞交匯要衝的阿富汗,中共卻無法像美國那樣逃離,而自己造下的鎮壓新疆人民的惡果,是否會因為阿富汗的易幟,迅速掀起維吾爾人反抗的浪潮,令阿富汗真的變成中共的「帝國墳墓」,尚待觀察,但這也是有大英帝國、前蘇聯、俄羅斯為前車之鑒的。@
責任編輯:邵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