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縱橫】習語洩內部危機?美印太布大局

人氣 4603

【大紀元2021年07月15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時事縱橫》,我是扶搖。今天是2021年7月14日,星期三。

今天關注的焦點:核心地位受挑戰?習指黨內有「奇談怪論」;北京下放執法權,將引發動亂?大陸財政黑洞深,23省伸手要錢;中共船隻再闖日本領海,美軍印太布大局?代言啥啥倒閉,成龍聲稱想入黨,網民:求快點。

核心地位受挑戰?習指黨內有「奇談怪論」

最近,有一本書在中國全國發行,名叫「習近平關於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2021年版)」。裡面摘錄了2012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間,習近平的報告、講話、文章、指示等二百二十多篇文章,其中一部分內容是首次公開。

7月14日,港媒《星島日報》發表文章,指書中收錄的2018年1月,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屆中紀委第二次全體大會上的講話,透露出不尋常的信息。

習近平當時說,「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黨內也出現了一些雜音噪音。有的說什麼『過去五年強調黨的集中統一夠充分了,今後要把重心放在發展黨內民主上』。出現這些奇談怪論,有的是政治上糊塗,頭腦不清醒;有的則是別有用心,自身不乾淨,企圖矇混過關。」

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上台之後,掀起反腐風暴,同時加強中央極權,在2016年秋天的中央全會上確立「習核心」。

文章分析說,習近平的這番講話顯示,中共黨內對「習核心」有不同看法,有人說要「發展黨內民主」,而習近平斥責這些是「奇談怪論」。

兩個月後的2018年3月,中共全國人大修改憲法,刪除了國家主席的任期制,為習的無限期任期鋪路。不久,官方要求全黨做到「兩個維護」,也就是維護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但是,文章表示,提出「兩個維護」後,中共官場還是出現問題。今年1月,習近平又在中紀委大會上講重話,說,「現在突出的問題是,有的(官員)缺乏擔當精神,工作懈怠、怕苦畏難、敷衍塞責……」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研究中國政治的博士後桃李(Holly Snape)認為,在習近平的觀念裡,政治始終是放在首位的,這種政治上的要求,比如「兩個維護」,導致官員們極力揣摩「政治規則」,保守行事。

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也抨擊「兩個維護」在內的政治手段及意識形態,認為中共黨內已沒有人權和法治可言。

北京下放執法權 將引發動亂?

目前,北京當局在政治上不斷強化中央極權,卻把行政執法權下放到了街道和鎮政府一級。

11日,黨媒刊登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出台的文件,說要「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文件稱,將「賦予鄉鎮綜合管理權、統籌協調權和應急處置權,強化其對涉及本區域重大決策、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的參與權和建議權」,並「賦予鄉鎮(街道)行政執法權,整合現有執法力量和資源」,等等。

行政執法權從之前的區、縣政府一級,被下放到鎮一級,意味著什麼呢?

山西太原學者張崑崙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共正在強化對社會的管理模式。「權力下放,就是讓下面的人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為鞏固中共政權,就是你可以放手去做。現在的權力下放,說白了就是把侵權踐踏人權、踐踏法治的權力下放。」

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則指出,這說明,上面要把責任推給第一線;而另一個問題是,執法需要懂法,如果鄉鎮機關沒有配備這樣的人力,「可能會引起大的動亂」。以後,鎮政府想要截留上訪人員,或控制少數民族、宗教等,都可以做出處罰決定。

也有網民嘲諷說,「以後朝陽群眾可以隨便殺地、富、反、壞、右了」。

現在,中共不僅是出台個文件而已,和這相配套的行政法規,本週四就要生效了。今年1月,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增加了相關規定,從7月15日開始實施。

大陸財政黑洞深 23省伸手要錢

中共要加強對社會的管控,就需要動用大量資金。但是,其財政狀況,特別是地方財政狀況相當不樂觀。

根據2020年各地經濟數據,有財政盈餘的省市只有8個,分別是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天津、山東和福建。扣除中央轉移支付後,這些地方淨上繳逾2.78萬億元人民幣。如果計算人均淨上繳額,上海市最高,人均交稅超過2.2萬元。

但是,全國其餘23個省市,向中央淨上繳的稅收全為負值。我們來看幾個例子:青海向上繳164.1億元稅收,但中央轉移支付高達1,471.85億元。也就是說,青海向中央伸手拿的錢,差不多是上繳稅款的9倍;西藏上繳217.76億元,卻要回了2,021.77億元,差不多也是9倍;寧夏上繳266.44億元,伸手拿了984.72億元,差不多是4倍;甘肅也差不多是4倍。

如果按人口計算,2020年,西藏人均得到的補貼達4.94萬元,高居榜首。

但是,這些錢真分到老百姓的手裡了嗎?

時事評論員秦鵬表示,中共的財政,是典型的藏富於政府,各地政府都收斂了大量國民財富,但每年都把龐大的稅收和賣地收入等二十多萬億人民幣,花得乾乾淨淨,還留下數萬億的財政赤字,不僅向中央政府要錢,還向民間發債。

問題是,這些錢並沒有給中國老百姓帶來什麼福利,大部分養了龐大的官僚體系,還有不少錢被用來維穩、軍費開支,也就是用來打江山坐江山——當然,用習近平的話說,江山就是人民。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則指出,這個財政情況也說明疫情對經濟的打擊非常大,中西部省份就業的產業鏈,很多都依靠沿海或長三角地帶。疫情導致產業鏈斷了,上游的還勉強能保本,下游的經濟狀況就惡化了。

中共船隻再闖日本領海 美軍印太布大局?

在內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中共對外的挑釁動作卻一直不斷。

13日,日本政府發布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首度提到台灣局勢穩定的重要性,並批評中共在釣魚島海域擅自行動。似乎是表達不滿,14日,中共海警船再次駛入釣魚島爭議海域。

日本共同社引述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總部的消息說,14日從上午10點20分左右起,中國(中共)四艘海警船相繼駛入釣魚島附近的日本領海,上午大約11點55分開始,駛入領海外側的毗連區。

這是今年以來,中共海警船第30天駛入日本這片領海。如果包括領海外側毗連區,這些船隻已經連續出現152天,刷新了2012年9月以來的最長天數。

中共對內鎮壓,在外頻頻挑戰現有國際秩序,想要以此展示自信。但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政治科學副教授貝克利(Michael Beckley)對美國之音分析,這正是中共焦慮感的反映,它擔心自己來日無多,想通過這麼做來突破困境。

貝克利指出,中共這種內外同時樹敵的做法,不是習近平上台後才出現的,而是在他上台之前,出現的時間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同時。

貝克利還提到中共投資最大的軍事力量領域。他說,北京的所謂強大或強勢跟美國相比是虛幻、經不起推敲的:中共武器系統的能力只是美國的一半左右;軍人、飛行員、海軍水手所獲得的訓練還不到美國軍人的一半,行動運營經驗有限,更缺少實戰經驗。

而提到美國,最近,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布局持續「異常」。我們在上月底報導過,為了給阿富汗撤軍提供空中掩護,里根號航母(CVN76)離開南海前往中東地區。目前,它正在亞丁灣,和美軍「硫磺島號」兩棲攻擊艦,以及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進行聯合演練,印太仍然處於航母真空狀態。

印太是美軍重點關照的地區,這罕見的巨大空洞,會不會讓中共有機可乘?看來,北京並不這麼認為。

有陸媒分析,這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中共要為接下來感到擔憂。

文章稱,首先,美軍3艘尼米茲級航母「羅斯福號」、「卡爾文森號」和「林肯號」正在改裝,以適應裝載隱形艦載戰鬥機F-35C。改裝後,它們可能被陸續派到印太海域。同時,搭載F-35B戰機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以及駐紮在日本、韓國的F-35A戰機,也充實了印太海空域的第五代隱形戰機力量。

第二,雖然航母缺席,但美軍的行動並未停止。比如,7月12日,「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在西沙群島附近進行「自由航行」,氣得中共跳腳叫囂。接下來,不排除美軍還有什麼行動,打出組合拳法,來牽制中共兵力。

第三,目前,英國航母和美國的航母、兩棲攻擊艦同框,這可能是未來以美軍為首的大型戰艦編隊,在印太地區巡航、演練的一個「模板」,美國的其它盟友也可能登場,共同對抗中共。

代言啥啥倒閉 成龍聲稱想入黨 網民:求快點

下面,我們再來聊一個最近網民熱議的話題:武打影星成龍想當中共黨員了。

7月8日,成龍參加了中國電影家協會召開的「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並在會上發言。

他吹捧中共八路軍「真的是太了不起」,還說「我也很羨慕你們是黨員,就覺得共產黨真的太偉大了,……我要做黨員。」

這些肉麻的話瞬間雷翻網絡,也引發強烈嘲諷。有人說,「物以類聚嘛,他那是找到組織了!」「當年成龍罵台灣民主,說中國人就需要管著。那時候我就想,成龍真像一個中共黨員:反民主擁護獨裁,包二奶有私生子,百般抵賴不認錯……他的一切都像個黨員。」

也有人說,「他想成為趙家人。但在趙家人眼裡,他只是一塊能幫農夫培養韭菜的田而已。」

當然,大家調侃的另一點就是,多年來,只要是成龍代言的東西,大多逃不過倒閉虧損的命運。這回他主動提出要入黨,這黨是不是也快出事了?

有人特意製作了一張圖,上面密密麻麻列出「成龍代言魔咒」的受害者,最後寫道,「現在他宣布要做黨員,全世界都沸騰了——終於可以為人類做件好事了。」

還有網友調侃說,「成龍大哥曲線救國,大家要理解他!他碰過的品牌下場怎樣我們懂的!」「以成龍的輝煌代言史,求他快點入黨。」

好的,我們今天就先說到這裡,下期節目,我們不見不散。

《時事縱橫》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

相關新聞
【時事縱橫】石家莊遭瀑布雨 習思想棒打中概股
【時事縱橫】中共神祕區曝光 女販雙刀嚇退城管
【時事縱橫】疫苗打出怪現象 陸公務員也成韭菜
【時事縱橫】黨媒煽舉報風 北京遭國際多重反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