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紐約新聞

紐約華埠商圈粽葉依舊飄香 可惜饕客不再

蔣小姐在紐約市曼哈頓的華埠格蘭街(Grand St)擺賣粽子有兩年時間。(林宜君/大紀元)

【大紀元2021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下週一就是端午節(14日),紐約市下城華埠多見果菜商的格蘭街(Grand St)上,賣手工粽子的攤販早已成行成市。儘管攤販數量不比往年少,但是出門買粽子的民眾卻因疫情影響有所減少。面對傳統節日氣氛轉淡,老僑仍寄語華裔後代能繼續保留習俗。

華埠格蘭街粽子攤依舊

以廣東人居多的華埠,端午節這天不會興辦許多傳統習俗活動,但對於吃粽子這一千百年沿襲下來的習俗,還是不能免俗。「吃粽子」可以說是當地人全年無休的習慣,只是端午節這天吃得多一些。

蔣小姐在格蘭街上賣台山粽子已有兩年,她表示自家製的台山粽子有綠豆粽、花生粽兩種鹹口味,餡料的特色是有臘肉、花生,還有清熱通經的紅藍葉。

蔣小姐說:「我平常是賣芋頭包、糯米糍、雞屎藤、豬骨明(又稱決明子)等臺山特產,也賣綠豆粽、花生粽。但是平常只會帶一包粽子來賣,端午節期間就拿多一點出來賣。」

記者來到攤位採訪時,接近下午兩點,當時蔣小姐已經拿了第二輪的粽子出來擺賣;「這是中午十二點左右煮好拿來賣的,上午已經拿了一批來賣。」

蔣小姐表示,上前消費的以在地人為主,格蘭街今年端午時節的粽子攤數量跟往年差不多,但是買的人比較少,疫情的影響還在。

婆婆表示,她在華埠格蘭街擺賣粽子有20年之久。(林宜君/大紀元)

離蔣小姐的攤子一個街口處,也有一位婆婆在住家樓下門口前擺粽子攤。據婆婆說,她擺攤賣粽子已經有二十年了,週二當天是上午十一點出來賣粽子。採訪期間,有位熟客上前買粽子,但婆婆頻頻表示,今年粽子生意難做。

移民美國民間習俗難保留

華埠街上的粽子攤依舊,但是端午節氣氛不算濃厚,原因除了是疫情衝擊買氣與人氣,也和移民生活難以保留和傳承傳統習俗有關。

紐約中華公所英文祕書梅英達(右)與職員郭先生。(林宜君/大紀元)

紐約中華公所英文祕書梅英達(Mathew Mui)移民至美國有50多年。他在週二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小時候在香港時,家人會在端午節當天用硃砂在黃紙上寫下「蛇蟲鼠蟻一切盡 五月五日午時書」,並將對聯貼在門外,梅英達稱效果「很靈」。

但是,梅英達表示,自從移民美國後,自己已經不會在端午節時,在門外貼硃砂筆寫的黃紙對聯;對他與下一代而言,端午節更像是與小孩有機會多聚聚的一天,而全年都吃的粽子,這時就再多吃點。

中華公所另外兩位職員:郭先生與朱先生是廣州人,他們表示以前在中國大陸過端午節時,就少有習俗;到了美國生活後,端午節基本就剩下吃粽子跟龍舟賽,而家裡的粽子一般是朋友包好送來的,或者平時為了保持體態而不敢多吃,到了餐廳吃飯,才點一顆粽子解饞。

梅英達表示,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後代雖然不至於連端午節都沒聽說過,對於相關習俗與來源也知道不多,「但是他們會問:為什麼要吃粽子?為什麼要划龍舟?」他希望在美的華裔後代仍能了解與保留傳統習俗。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不只是吃粽子與划龍舟,民間還有講究驅瘟除疫的習俗。因為端午正值濕熱並重之時節,因此古人除了在小孩額頭上抹雄黃或喝雄黃酒,也會給家人用午時水洗艾草澡、戴香包袪邪,或在門上插上菖蒲、艾草等香草,將「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等五毒拒之門外。

長者因疫情凋零 端午節聚會難以舉辦

「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CaringKind)為紐約市皇后區、布碌崙與曼哈頓居民服務,至今有40多年歷史。該項目多元化外展主任石蔚靜平時經常舉辦活動,民眾反響熱烈,但是今年端午節因為疫情影響,「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的線上、線下活動難以舉辦。

石蔚靜與照顧失智長者的華人所組成的非公開互助支持小組,也因不少組員染疫離世,而更少有人能一同分享端午節習俗,緬懷過去。

石蔚靜指出,互助支持小組的成員主要是失智症長者的子女或配偶,年齡都很大了,而50位組員中,就有12人在疫情期間去世,其中有7、8人是疑似或確診感染COVID-19而離世。

倘若沒有疫情影響,「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能在今年如期舉辦端午節活動,石蔚靜表示想和參與者一起回顧當年端午節的點點滴滴,並問問長者「哪一年的端午節最有記憶?哪種粽子吃起來最美味?」◇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