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綜合報導)睽違5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會議(TIFA)」在台灣時間30日早上視訊舉行,除討論強化供應鏈韌性、疫苗進出口程序簡化等,預料也將觸及推動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議題,備受矚目。
台美主談分別是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就智慧財產權、數位貿易、藥品醫材、貿易便捷化、法規透明化、投資、供應鏈、非市場經濟、金融服務、環保及勞工權利等11項議題展開對話。在供應鏈議題方面,將探討台美如何深化合作並加強韌性,先前美國政府匡列半導體、藥品、特殊礦物與電池為關鍵項目,由於台灣擁有最先進半導體製程與國際地位,預料美方將在半導體有所著墨。
至於在藥品與醫療器材部分,由於美國為了擴增全球COVID-19疫苗產能,是否能協助台灣爭取代工疫苗,外界也十分關心。這次會談將觸及簡化疫苗、醫療物資進出口程序,總統蔡英文昨天發表談話指出,這些實質合作對疫情控制將帶來重要助益,請談判團隊全力以赴。
台美貿易、政治、戰略連動 不只TIFA需多平台並進
台美1994年簽署TIFA,第一屆於1995年召開,其後分別於1997、1998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舉行,迄今已召開10次。
TIFA由USTR主導,多年來USTR以開放進口美豬牛條件牽制TIFA舉辦。即使前總統馬英九任內,也面臨台灣社會反對開放美牛進口與TIFA復談兩難的決定。1994年簽署TIFA以來,中間三度停擺,其中2013年及今年2021年復談,都與台灣政府鬆綁美豬牛進口有關。
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聚焦美中貿易失衡問題,時任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更傾向專注在對北京的貿易談判,不願美中貿易戰出現變數,所以擱置TIFA。至此,台美TIFA從2017年到2020年長達四年都沒有舉辦。不過,當時川普有意與台灣另起貿易對話平台。
2020年8月28日,總統蔡英文宣布,台灣自2021年元旦起放寬美豬美牛進口標準。3天後,美國務院立即在8月31日宣布創立「美台雙邊經濟暨商業對話」平台,同年9月17日經濟能源次卿柯拉克訪台,11月20日華府舉辦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台經濟部次長陳正祺線上與會。TIFA復談後,國務院主導的雙邊經濟對話平台是否終止,引發關注。
台灣期待TIFA成為BTA簽署平台
TIFA自第4屆(2004年)起,重點轉為台美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與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現在是CPTPP)討論。川普任內注重雙邊貿易公平,因此將FTA改為BTA(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雙邊貿易協定)。
2020年美國大選,白宮易主,拜登新政府6月初宣布恢復TIFA會談,不過,美方下一步是否有意與台灣簽訂雙邊貿易協定(BTA)拜登態度未明確。
台灣積極推動和美國洽簽BTA,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中斷多年後復談的TIFA將為雙邊經貿合作奠定重要基礎,期盼雙方逐步累積的善意和互信,能成為未來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的動能。這次(2021年)第11屆臺美TIFA會議,除關注簡化疫苗進出口程序、強化供應鏈韌性議題,台方將提出推動洽簽BTA議題,確認美方態度。◇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