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北橫公路於55年5月28日在三峽大埔國小舉辦通車,今年適逢通車55周年,公路總局原定於5月28日舉辦紀念活動,因疫情關係延緩,但55歲對人們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歲數,公路總局還是和大家「憶起來北橫」吧!
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指出,省道台7線從桃園大溪至宜蘭壯圍,長度128.650公里,一般稱大溪至棲蘭百韜橋為北部橫貫公路,與中橫、南橫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北橫公路的前身是泰雅族的獵徑,日治時期則陸續構築了隘勇線、角板山三星警備道以及輕便車道。原本48年就要開工,但是當年一場八七水災,造成35億以上的損失而緩辦,因而延到52年5月1日開工。
北橫公路施工關鍵在三座大跨徑的鋼橋,分別是大曼橋(後改名為大漢橋)、巴陵吊橋及復興吊橋,除了位處偏遠地勢險峻外。更困難的是,當時台灣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對施工及監造單位來說,確實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指出,當年亦動員國軍退除役官兵數百人,依照原本的舊路拓寬復興至四稜間長40.6公里的路段,另外四稜至百韜橋這一段約三十公里,則是以退輔會橫貫公路森林開發處的運材道為基礎,在52年興工加以整修,以符道路標準並補充防護工程,節省了2年工期。
北橫公路因嚴格限制沿線的開發行為,原始山林景觀保持非常良好,沿途隨著海拔高度及自然林相變化,從原始的台灣紅檜、樟木乃至後來人工造林的柳杉等,處處吐露著台灣森林生態之美,可說是國寶級「生態走廊」,這是一條兼具生態、環保及歷史底蘊的景觀公路。公路總局希望藉由此篇文章,讓民眾感懷前人開路的辛勞,也為北橫未來再開啟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