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當避險資產只剩下黃金上漲時
【大紀元2021年05月26日訊】在當今的金融環境下,美元和美債價格都呈現空頭走勢,比特幣也在暴漲暴跌之後迫使法人離場,現在唯一讓投資人放心的避險天堂只剩下黃金了。週二(25日)金價期貨一度衝破1,900美元/盎關口,收報1,898美元,漲幅0.7%,創下20週新高價,樂觀者開始預期金價或許可再度挑戰歷史高峰2,088美元。
長期以來,美元、美債和黃金已被視為避險鐵三角,只要投資人預期股市風險來臨,這三項金融產品便大受青睞。然而,隨著去年3月疫情在歐美爆發,美聯儲隨即祭出零利率和無上限的量化寬鬆政策,美國聯邦政府也多次祭出上萬億美元的紓困方案,如今美國國債已飆高到27萬億美元。
美國國債的不斷竄高,引發美元價格不斷低落。週二美元指數一度跌到89.5,逼近年初的低點89.3,與去年3月的高峰103.5崩跌了13.5%。美元指數代表美國民眾的購買力,是美國國力的一大象徵,越低的美元指數終究將傷害美國民眾和其消費經濟,也會對全球經濟有牽引作用。
美債的情況也跟美元有異曲同工之效。在去年疫情爆發前,美國10年債殖利率約在1.8%左右,8月便跌到0.533%,今年在疫苗出現、經濟復甦和通脹竄升的情況下,3月底一度升到1.744%,儘管最新的報價為1.56%,但債市參與者多認為未來幾個月在通脹數據發布後,還可能往上衝高至2%以上。更高的公債殖利率意味著公債的價格不斷下跌,也是空頭趨勢,迫使更多的投資者逃離美債。
自去年10月竄起的比特幣,一度漲到6萬美元以上的天價,但最近在大戶清倉和各國聯合打壓下,一度崩跌到3萬美元附近,短短兩個月內價格腰斬,讓許多今年開始著墨比特幣的法人機構失望,轉而回歸傳統的黃金。
黃金週二的異軍突起,也象徵著投資人認為股市已高處不勝寒,儘管多位美聯儲官員聲稱通脹情勢是短暫的,但美股週一上漲之後,週二便回跌,顯示投資人對未來通脹的情勢沒有把握,只能短線應對。而黃金傳統上是抗通脹的利器,週二的股市跌、黃金漲,更凸顯投資人最擔心的還是通脹問題。
在美聯儲祭出無上限的量化寬鬆一年多之後,金融市場已出現了無所不在的泡沫,從股市、木材、大豆、銅、鐵礦石和許多民生必需的物品近期都飆升不少,4月美國消費者物價同比上揚4.2%,生產者物價指數也上揚6.2%,顯示通脹的問題已迫在眉睫。
面對當前許多商品泡沫化的金融環境,美聯儲正面臨政策的考驗,該央行若繼續採行寬鬆政策,景氣會持續復甦,但金融泡沫會越吹越大,但全面破滅後卻可能引起全球百業蕭條;該央行若轉而採取較緊縮的政策,股市等風險資產立刻暴跌,但長期通脹的問題可能迎刃而解。
當前的美聯儲官員們都用通脹是暫時的說詞來安撫投資人,但風險在於若官員們的看法錯了,就如同2008年金融風暴爆發前,美聯儲官員們也同樣認為次貸風險不大一樣,都是主管機關釋出忽略風險的言論,最後導致市場潰堤。
筆者認為,要讓通脹降溫,必須先讓原物料價格下降,同時也必須讓美元價格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追根究柢就是美聯儲的超級寬鬆政策必須扭轉,否則美聯儲官員們一面寬鬆、一面倡導通脹是暫時的說法,無異緣木求魚。
在1980年代高通脹時期,美聯儲的政策是將聯邦基本利率提升到19%,成功擊退通脹。今天,美國通脹情勢猛烈,美聯儲應該正視此一問題,而不是用短暫現象來塘塞,最起碼必須在量化寬鬆的每月購債規模上縮減,因為美聯儲此時灌注更多的流動性,就是進一步助長通脹的環境。
然而,官員們或許太過專業自負,不願在通脹發展到不可收拾之前提前布署,也或許他們太擔心股市下跌的反應,如同2018年美聯儲一年內四次升息、引發標普500指數邁入熊市一樣。
管理著逾8億美元資產的RIA Advisors首席投資策略師羅伯茲(Lance Roberts)近日警告,從目前五大跡象指出,只要美聯儲決定升息就會戳破泡泡,標普500指數將雪崩式大跌40%至60%。類似這樣的悲觀預期,必定阻礙美聯儲提早政策轉彎的決策,但若太長時間不對通脹問題進行回應,一旦升息回應,股市必定雪崩無疑。
部分專家認為,美聯儲這幾十年來透過不斷降息刺激經濟,卻引發一次又一次的泡沫,但此時美聯儲的政策工具只剩下量化寬鬆,而長期的零利率已失去了上調的彈性,美聯儲在下次金融危機出現後,能動用的政策工具已越來越少,於是投資人便長期看壞美元。
美元的長期貶值,也意味著美國有潛在輸入性通脹的疑慮,進而阻礙美國民眾的消費,全球的製造商也將面臨產品出口美國的匯損和跌價問題。於是全球企業獲利增長動能將遭遇美元貶值的逆風,股價的牛市也很可能隨時被熊市中斷。
值此美股暴漲但通脹威脅與日俱增之際,期待美聯儲平衡看待當前金融市場的諸多怪現象,以客觀的角度審視長期的貨幣政策,此時太多且太長時間的寬鬆未必是好事,若不慎引發惡性通脹的苦果,恐怕更得不償失。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