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冠狀動脈硬化
【大紀元2021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關鍵要素之一,同時也常被國人忽視。台北榮總、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所組成的台美合作研究團隊,發現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可能與「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甲基化」有關,並經動物實驗驗證,藉由基因療法能抑制至少五成的血管動脈硬化斑塊堆積。
根據衛福部2019年10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有近27.5%與動脈硬化疾病有關,僅略低於28.6%的惡性腫瘤。北榮心臟內科醫師鄭浩民進一步說明,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因血管內油脂堆積,進而形成斑塊後阻礙血流的慢性發炎疾病;發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但若是粥狀硬化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嚴重時可能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疾病。
鄭浩民表示,現今治療是以內科藥物治療、心導管手術,以及外科繞道手術治療為主;但治療成效有限,且無法預防冠狀動脈硬化疾病的產生。
北榮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則認為,台美研究團隊發現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可能與「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甲基化」有關;接著團隊利用基因療法抑制血管的「甲基化轉移酶」,發現這個方法能降低血管內的發炎反應,及減少粥狀動脈硬化的發生,並經過實驗小鼠證實,能降低血管內的發炎反應、降低50%斑塊形成。
該研究成果已刊登在今年2月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