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直腸癌面臨肛門切除 器官保留重拾生活品質

右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左放射腫瘤科主任賴易成。(徐乃義/大紀元)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70歲林先生去年在醫學中心診斷出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病灶在肛門上方4公分,判定為癌症臨床分期第三期B,評估需做肛門全切除手術。林先生抗拒永久性人工肛門,於是自行尋求傳統草藥治療,後來病況仍然惡化,到聯新國際醫院求診。

聯新國際醫院為林先生進行3D定位電腦斷層檢查,腫瘤在短短兩個月內已變得比一個拳頭大,甚至侵犯到攝護腺及附近淋巴結。聯新國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放射腫瘤科組成跨科團隊,幫林先生進行「器官保留治療」,醫治癌症同時兼顧肛門的保留。

聯新國際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賴易成表示,過去癌症治療的傳統手術常常會犧牲某些器官,現在藉由「器官保留」的整合性治療,針對不同病人客製化最適合的治療計畫,透過放療、化療合併手術的治療,讓器官得以完整保留,甚至保有功能與外觀,臨床上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指出,醫療團隊為林先生規劃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的肛門保留治療,先進行多次放射線照射合併口服化學藥物療程,使腫瘤縮小,再評估實施「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並做腸吻合。待腸吻合處癒合,再以手術關閉暫時性腸造口,讓肛門恢復正常功能。林先生在日前完成療程,也已恢復正常排便,之後將再接受輔助性化療與門診持續追蹤。

賴易成表示,大腸直腸癌連續13年為國人十大癌症之首,由於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發現腫瘤時恐為時已晚而面臨全肛門切除手術,不少病人望之卻步放棄積極治療,甚是可惜。「器官保留治療」是癌症治療的新趨勢,除了直腸癌或肛門癌,也可運用在鼻腔腫瘤(不用全鼻切除)、舌癌(不用舌頭全切除)、喉癌或下咽癌(不用聲帶全切除)、乳癌(不用乳房全切除)、膀胱癌(不用膀胱全切除)、骨肉瘤(不用截肢)等治療,對於病人術後的生活質量,都有相當好的成效。

賴易成提醒,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台灣的發生率隨著人口老化而提高,建議民眾應定期做篩檢與監測,養成健康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多攝取高纖蔬果,減少紅肉與精緻加工類食品,持續規律運動,維持正常作息,不抽菸、酗酒、熬夜、吃宵夜,才能避免大腸直腸癌上身,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責任編輯:杜文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