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生活化 找回逐漸消失的臺語之美
【大紀元2021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橙縣報導)橙縣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為推動海外臺語教學生活化,曾參加僑務委員會臺語教師研習會的講師許惠紅和李佩芬,自3月21日開始,連續推出三週線上教學。3月27日她們又以「總舖師」為主題,延伸用童謠、歌唱,以及通過臺灣美食料理來教授臺語,讓線上的老師和民眾跟著學,趣味盎然。
許惠紅老師表示,臺灣有多種語言,包括客語、原住民、華語、各地方言等;大家到了美國還要學英語。「而臺語是臺灣母語,是一個國家的根。如果下一代乃至再下一代都不會說臺語,就找不到真正的根。因此27日安排的課程主題是『總鋪師』,代表了臺灣濃濃的人情味。」
她期望經由本次課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相聚的時候講臺語;也在家庭充滿臺語的環境中,帶動下一代聽得懂也可以用臺語來溝通,將臺語留在每個家庭,並和大家分享臺語及文化的優美。帶動大家及下一代一起來學臺語,了解優美的臺灣文化。她說:「這次臺語研習課程主要著重在生活方面,希望帶動大家在生活中儘量用臺語。所以設計的課程都是用童謠、唸謠以及平時的會話,如『呷飽沒』、『有空來我家坐』、『喝杯茶』,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流利的臺語來溝通。」
她還講述了自己為何在教華語30年而換跑道來教臺語的原因。「令人擔憂的是臺語都快失傳了,幾乎斷層,因而要努力挽救這一文化。」
因此,她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圍繞著臺語,利用沉浸式語言環境,每天至少用幾句,製造講臺語溝通的氛圍,讓臺語繼續傳承。她說:「臺語內涵深奧、優美。當大家講起臺灣話,那種感覺真是貼切又富含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彼此的心,感覺熱絡溫暖。因為各種語言都有共同的通性,能拉近人心,增加彼此的相識度及親近感。」
當天,線上還邀請民間達人劉順珍,以影片示範製作臺灣小吃「豬血糕」;李佩芬老師的父母用「香蘭葉」製作正統的「草仔粿」、「肉丸」等點心;許惠紅與李佩芬老師現場示範香噴噴的「芋頭米粉湯」,使大家在可口的臺灣美食中練習臺語,感受濃厚的家鄉情。
李佩芬很小就來到美國,2019年她曾回臺灣尋根,她說:「如果多懂臺語或另外一種語言,能豐富個人深厚的文化基礎。」臺語諺語饒富趣味,臺語有八音變化之美,學臺語可以多加利用臺灣教育部『本土語言』的網站,裡面有不同程度聽說讀寫的內容及方法。網上也有相關學臺語的APP,如能上網和老師、朋友一起學習,更能增加學習興趣。如果有注音符號的基礎,可以由拼音發音開始練習;在這裡成長的孩子以國際音標發音來學習,增加學會臺語容易度;在海外可由家庭成員開始,多聽多講,不要害怕,習以為常就好了。
橙縣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任蔣翼鵬表示,這是中心首次舉行的「110年海外臺語教師在地線上研習」,提供本地臺語教師進修機會,以延續海外臺語教學使命,獲得非常大的迴響。美國其它各地紛紛詢問是否能夠使用中心的錄影,以期更多人來學臺語。
他說,4月3日將辦理第三場教學。建議對於從事教學臺語或對於學習臺語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運用全球華文網「臺語文學習網」專區的資源,共同推動臺灣的母語。◇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