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碾壓棄嬰心腸壞 報應立現警世人

文/劉曉
font print 人氣: 1735
【字號】    
   標籤: tags: , ,

儒學大家孟子曾說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什麼是惻隱之心?即看到遭受災禍或不幸的人產生同情之心,同情心是「仁愛」的肇始,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同情之心都沒有,比如看到棄嬰不僅置之不顧,甚至為了利益而泯滅天良,上天能容忍嗎?在善惡有報的天理衡量之下,這樣的人通常的報應會立竿見影地顯現。

碾死他人嬰兒 親子遭報

清末民初時,京師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個人,我們姑且稱之為某甲,早早起來騎著腳踏車去看望友人。途經東四牌樓時,看見道邊有一個包袱,打開一看,裡邊一襲狐裘裹著一個遍體通紅的小嬰兒,旁邊還放著五百元錢和一封書信。信上寫道:「有好心拾到的人,懇請收養棄嬰,以此為報。」

大概父母因為某種原因不得已拋棄孩子,但又不忍心孩子受苦,因此留下一筆錢,希望有人可以大發慈悲收留這個孩子。

然而,可憐的孩子卻遇到了黑心腸之人。某甲急忙將錢放在懷中,然後用腳踏車將嬰孩碾壓致死,之後匆匆回家。此時天剛剛放亮。

在家中,他正洋洋自得之時,忽然傳來警察的叩門聲,並問:「剛才有一個小孩被碾壓致死,是不是你家的孩子?」某甲大驚,懷疑東窗事發,遂堅稱不是自家的孩子。

他的妻子聞聲起來,驚問其故。某甲就將自己碾壓嬰兒、得了一筆錢的事告訴了妻子。妻子責備他不該做如此損德之事。

某甲的妻子聞聲起來,驚問其故,某甲就將自己碾壓嬰兒、得了一筆錢的事告訴了妻子。示意圖。(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正埋怨時,警察再次來叩門,並說:「死者確實是你們的兒子。」他的妻子有些懷疑,因為年幼的兒子跟隨父母一起睡,某甲出門時,兒子還未起來。

不過,看到警察如此確定,某甲的妻子就去房中看看兒子是否還在,一看,兒子果然不在。於是打開門查看,發現自家兒子已死在路邊,屍骨粉碎,大概是他趁母親未起,私自出去玩耍,而被汽車撞死。

某甲的妻子回到家中,痛罵某甲,某甲亦悔恨不已。戕害他人之子,自家兒子遭報,誰能料到報應如此之快?

殘殺嬰兒後自家兒墜樓慘死

據民國葉伯皋先生說,彼時由於軍閥連年征戰,民不聊生,各地有錢人紛紛避居相對平靜的青島。

一天清晨,在青島市的近郊,有人把私生子棄於路旁,嬰孩的身上繫著鈔票七百元,上面寫著:「求仁人君子,善撫此孩,洋七百元,以為酬報。」

某人恰好路過此地,看到身上繫著鈔票的嬰孩,非但沒有生起惻隱之心,反而萌發毒念,將嬰孩踩死,之後拿著鈔票回家。

回家後,他給了八歲的兒子五元錢。大概他的兒子很少收到這麼多錢,不禁喜極而跳,不料失足墮樓,腦漿迸裂而死。

這個人見到兒子慘死,聯想到郊外被自己殘害的嬰兒,不免悔恨交加。恐懼中,他將踏死嬰兒之事告訴了妻子,他的妻子痛恨他的所為,非要與他拚命,而且哭鬧不休。他們的吵鬧被經過的警察聽到後,這個人遂被拘捕,以殺人等罪被法辦。

同樣是報應如影相隨。

這個人見到兒子慘死,聯想到郊外被自己殘害的嬰兒,不免悔恨交加。示意圖。(王嘉益 / 大紀元)

車夫驅馬碾嬰兒遭雷擊

這是一則發生在東北某地的真實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八十年前,一個人駕著三套馬車由北向南趕路。途中,他看到路邊有一個包裹,車夫下車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才出生不久的嬰兒,包孩子的嶄新的被子裡有母親留的一封信和三百元錢。車夫看信後方知這是一個私生子,孩子的母親想為自己的孩子找個出路。

哪知道這個車夫同樣是個沒有人性之人,他將包孩子的新被和錢留下,然後把赤條條的嬰兒放在車道溝裡,驅趕著馬車打算將孩子壓死。最初,三匹馬怎麼被驅趕也不動,實在不行,就繞過小嬰兒。是啊,就連動物也知道不能幹這傷天害理之事。

然而,黑心的車夫沒有醒悟,仍暴力驅趕著三匹馬碾壓嬰兒。大概是不堪忍受車夫的暴打,三匹馬最終還是拖著馬車壓死了孩子。雖然它們是被逼無奈,但也同樣沒有逃脫上天的懲罰。

將嬰兒碾壓致死後,車夫帶著錢和物繼續趕路。奇怪的是,剛剛還萬里無雲的天空,逐漸生出一塊孤雲,跟在車夫的上空行走。天漸漸黑了下來,突然間降下大雨,伴隨著電閃雷鳴,車夫連人帶馬全部被雷擊而死。又過了一會兒,雨過天晴。

這一切都被一個在附近山坡上放羊的人看得一清二楚。而附近的百姓出來發現,這被雷劈死的連人帶馬肢體沒破,但五臟六腑卻不知哪去了。上天或許是以此警告世人,對於如此沒良心的行徑,天理難容啊!

世人需明白,善惡有報是永恆不變的天理,不論你信還是不信,這天理都存在,因為神目如電,人所做的一切都逃不過上天之眼。@*#

參考資料:
《洞靈小志》
《因果錄》
明慧網2002年6月29日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根據史料,廣東梅州人顏鳴臯是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武進士,曾在福建多地擔任總兵兼署提督。他是清朝中葉梅州重要的涉台歷史人物。當時的台灣島屬於福建管轄,顏鳴臯的足跡曾遍及台澎地區。他曾在澎湖、金門等地擔任過游擊、守備、副將等職務十餘年。
  • 「欲望」考驗人的修為,淡泊寡欲是不容易的修為,從其中可以看出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而神目也在給人的寡欲評分,為人送福。來看真人故事。
  • 颶風驟起翻惡浪,他為何能大難不死去到另外空間神仙地見到神仙?
  • 「天道好還」是因果循環所顯現的天理,就是說今日我們所受的果是昨日(今日之前或前生)結下的因,不管我們生在怎樣的階層都繞不過這個天理。人世的社會就是「迷」,一般人看不到過去也看不到末來,這些欠債還債的故人故事,可以給我們今人一些寶貴的警示!
  • 鳥兒為何來到他們身邊?真有因緣嗎?(孫明國/大紀元)
    看看這些故事,想想世間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聚首,像不像是恩與債的交會呢?施恩與欠債都有報!萬物有靈,受人之恩湧泉相報。當下的善緣來自過往善行的善報。
  • 善心、慈悲和不顯示的施捨都是天道所讚美的,天道好還,對善人善舉的回報,永遠不會落下!世上實例很多,俯拾即得。
  • 人生之福祿不在勝負,而在因果之報呀!天道好還!要知今日所受之果,但看昨日(前世、今生)自己所造之因。看哪!為了維護己身利益的一個小小心機,可能種下什麼惡業?看隔世七百年還債的故事。
  • 打雷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然而,有些時候天打雷又好像是針對人間一些不義的現象而發。人們可能會說是巧合,然而,如果「巧合」很多的時候,我們能不思考其中的真義嗎?本文收錄了五個例子提供看官們思索。
  • 人出善念,天地盡知。(公有領域)
    「善惡有報」這個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價值信仰,不僅是道德的勸慰之說而已,在人世中,有許多現世報的實例,常常給人看到證驗。
  • 許叔微,字知可,是昆陵人,曾受鄉里推薦,參加春季的科舉考試,沒有考中。他在歸家的途中,船經過吳江平望地方時,晚上夢見一位白衣人說:「你沒有積下陰德,所以考不上。」許叔微就說:「我家境貧寒,沒有錢財可以施與別人。我該如何是好?」白衣人說:「為什麼不學醫呢?我可以幫你精通醫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