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自曝中國種子過度依賴進口的背後
【大紀元2021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報導)今年「兩會」期間,中共承認,中國種業過度依賴「洋種子」,隱藏「斷種」風險。除了糧食外,中國人存在被「卡脖子」風險的還有各種肉類,目前在中國人餐桌上的豬、牛、雞、鴨等,基本靠進口引種。
分析認為,糧食、芯片等商品一樣樣都被中共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其背後是中共害怕政權不穩,畏懼垮台。
「兩會」期間 中共承認中國種業存在「斷種」風險
3月8日,中共官媒新華社主辦的《半月談》發文承認,中國在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過度依賴「洋種子」,隱藏「斷種」風險。
文章稱,中國種業在一些地區、一些品種的「洋種子」占比超過80%,甚至幾乎完全依靠進口。洋種子不僅市場份額高,價格也遠高於國內種子。
文章舉例,號稱「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的黑龍江省克山縣,馬鈴薯種子多來自海外。2020年克山縣馬鈴薯種植面積6萬畝,其中大西洋品種約占一半。十餘年來,美國先鋒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種子「先玉335」,是東北、華北玉米產區種植的主要玉米品種。此外,辣椒、洋蔥、胡蘿蔔、番茄、西蘭花等,也是靠洋種育成。
根據中共種子貿易協會的數據,2019年,西蘭花種子超過80%靠進口,甜菜和黑麥草種子95%以上靠進口。
《每日經濟新聞》曾引述廣東省內一家種企負責人吳先生的說法,除了水稻,其它種子多少都存在「卡脖子」的情況;種質難弄,就好比雜交馬易找,純種馬難求。
高層會議提及農業 糧、肉等農產品上升到「安全」高度
去年底以來,中共兩次高層會議都提及農業。
2020年12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共提出要解決種子問題。該會議稱,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今年1月3日,中共農業農村部長唐仁健表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要縮小玉米、大豆、生豬、奶牛等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確保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2月21日,中共當局發布了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該文件強調糧食安全,認為種子是糧食安全的關鍵。
今年的「兩會」,中共全國人大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去年出台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不但提及「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還提到「保障糧、棉、油、糖、肉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
這次「兩會」上中共最高法和最高檢的報告也把「國家安全」放在首位。
洋種豬幾乎完全占領中國市場 大企業紛紛養豬
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除了糧食外,中國人存在被「卡脖子」風險的還有各種肉類,目前在中國人餐桌上的豬、牛、雞、鴨等,基本靠進口引種。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生豬生產和豬肉消費大國,也是最大的豬肉進口國。根據USDA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豬肉消費量達到1.009億噸,光是大陸就消耗4,486.6萬噸,差不多全球有一半的豬肉是被中國消費者給吃掉的。
據「布瑞克農業大數據」指,2020年,中國種豬進口總量超過2萬頭,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相對的是,從1994年到2007年,大陸本土豬種市場占有率從90%暴跌到只有2%,來自國外的豬種幾乎完全占領了中國老百姓的餐桌,而大量本土豬種已滅絕或瀕臨滅絕。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曾指,大陸100%的肉雞、95%的奶牛、92%的種豬、90%的肉鴨均靠進口引種。
2018年非洲豬瘟爆發後,大陸豬肉價格飛漲。近年來,阿里巴巴、京東、萬科等互聯網大企業都開始從事養豬業。今年華為也進入了養豬行業。
2020年11月,大陸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一個論壇上公開表示,「全國範圍內已經有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同年9月,劉永好稱,現在大陸原種豬很多靠進口,種豬也受制於人,培育種豬就是做「豬的芯片」。
為何中國種豬都需要進口?陸媒披露,土豬打不過洋豬,如果都養土豬,肉價更加下不來。
相對「洋豬」,中國土豬長成需要1年,每增重一公斤需要消耗5公斤飼料。而洋豬6個月就出欄,每增重一公斤僅需消耗2-3公斤飼料。此外,土豬的瘦肉占比僅為35%,洋豬瘦肉占比高達75%。
此外,美國、英國、法國、丹麥等養豬強國都建立了國家層級的聯合育種,做到了大數據打通,還成立了專門的行業協會。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王立賢承認,生豬聯合育種在大陸開展了20多年,但效果並不顯著。
非洲豬瘟衝擊豬肉價格 分析:給中共帶來「政治安全」風險
3月10日,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提到,由於中國生產力不高,生產成本又很高,國內外糧價差居高不下。高價差刺激了糧食走私,比如從越南走私大米和從俄羅斯走私豬肉(有人認為這是2018年非洲豬瘟進入中國的源頭)。
大陸財新網2018年8月的報導指,已有一些證據和觀點將此次非洲豬瘟疫情的源頭指向了中國的鄰國俄羅斯,比如基因測試顯示,中國疫情的毒株部分基因序列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2017株的相應序列完全一致。
當年8月,中共官方有從俄羅斯非洲豬瘟疫區所在地的一家養豬企業進口少量豬副產品的記錄。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正是2017年俄羅斯爆發非洲豬瘟的疫區所在地。
2018年大陸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豬肉價格飛漲。為了對豬肉價格「維穩」,中共國務院高層多次召開會議。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表示,在非洲豬瘟之前,國內豬肉和海外豬肉就已經存在價差。一個重要原因是海外國家具有優良的生豬品種,造成了成本的優勢。由於有利可圖,中國從俄羅斯的豬瘟疫區進口豬肉,並造成非洲豬瘟爆發,給中共帶來「政治安全」風險。
李林一認為,糧食、芯片等商品一樣樣都被中共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其背後是中共害怕政權不穩,畏懼垮台。中共不斷強調農業種子的重要性,其目的不僅僅是怕被「卡脖子」,它更怕的是,由於種子、種豬的競爭力太弱,使得中國從進口的農、肉產品造成像豬瘟這種大規模的疾病,從而影響到其政權的穩定。
責任編輯: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