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導致複習效果不如人意的原因

作者:湯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 / 編譯:李路明

專家表示,當你認識到過分自信給我們設置的陷阱,才能更有效的運用已有的學習技能。(Fotolia)
人氣: 15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3月11日訊】心理學家揭示說,為準備考試大多數人執行錯誤的任務。請花幾分鐘時間從那些教科書中走出來,閱讀一下這位專家的建議。

如果不了解人類記憶的工作原理,即便制定出最專業的學習計劃也可能無法完成好它。當認識到過分自信給我們設置的陷阱,才能更有效的運用已有的學習技能。作為研究學習和記憶的心理學家,我知道許多在科學上有意義的對複習的建議:比如,將您的練習分開來安排而不是倉促備考,練習檢索信息而不是識別信息,以及重新組織您要學習的內容等。也許您以前曾聽到過這些,可能也是從我這裡聽來的。

對最好的複習建議如果您不知為什麼要這樣做,那可能也毫無用處。了解人類記憶的一項基本原理可以幫助您避免在錯誤的學習方法中浪費時間。那就是:我們著迷於那些感覺不錯,但實際對幫助學習所起效果卻很差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這種趨勢導致的致命的過度自信。在這裡,我想對於那些為考試或掌握新知識的人提供一些重要的建議。

1、是測試,不光是識別

最常見的學習形式,就是從字面上理解的「複習」,把想學的東西再看一看。這就帶來這樣一個問題,把識別某事物的能力誤認為回憶它的能力。識別和回憶是不同的心理過程。識別會容易很多,您要做的就是查看環境中的某些事物並熟悉它們,例如當您查看複習筆記並認為「我看夠了這些」。但是在考試中,您不會因熟悉事物就獲得分數,您需要回憶起相關信息並用它來回答問題才能得分。即使再熟悉的事物也不能保證您可以回憶起相關信息。

如果想向自己證明這一點,請挑選自己喜歡的那種已經聽過了一千遍的歌曲。請嘗試從頭到尾把歌唱下來,您很快就會意識到,即使是再熟悉也並不意味著您可以完整回憶出歌詞。如果有人問,您可能會說自己對歌詞已滾瓜爛熟。但是您只是把這種識別的感覺當做了「知道」,而不是關鍵是把歌詞完整的回憶出來。因此,不要在複習中練習識別,您需要練習從記憶中檢索,而不僅僅是產生更親切的熟悉感。

2、留出空間,不倉促備考

關於學習複習的另一條硬建議是,將練習間隔開,而不是讓所有練習擠在一起。如果您將五個小時的學習任務安排成每天學習一個小時,那麼與一天學習五個小時相比,您會記住更多的東西。但我們並不這樣去做,原因並不僅是沒有安排好。

把學習塞在一起的感覺很好。您學完後會以為「我知道這個」。問題是儘管您目前牢記這一切,但記憶卻更加脆弱。將練習的時間間隔開來並不令人心滿意足,但這可以帶來長久的記憶。尤其當考試臨近時,這些記憶非常有用。

3、認真努力,不走過場

享譽全球的專業知識專家K Anders Ericsson辯稱,如果不經過10000個小時的認真練習,任何人都無法在任何事物上鍛鍊出最高水平的技能。對複習來講,這意味著您必須專注於最不了解的事物,而不是最了解的事物。對一門考試複習,如果您從未進行模擬考試來測試自己寫出完整答案,這樣是不行的。

不幸的是,溫習我們所知道的東西會更令人滿意,因為這會激發一種有收益的熟悉感,但並不能讓我們專注於自己的弱項。K Anders Ericsson也提出,即使是在最有趣的實踐中,刻意練習與走過場的狀態相反。複習不應該是為了使自己對已經知道的事情放心,而是需要用刻意的努力來認識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4、練習輸出而不是輸入

相似的通用原則指導著我們的實踐以及實踐的方式。任何有效的學習計劃都需要包含對您所複習信息有關問題的回答,但是我們經常喜歡將其排除在外,更側重於首先學習信息。

在練習寫出答案之前,完全熟悉材料可能會讓人感覺良好,但它會讓我們忽略要掌握的確切技能。不練網球就打不了比賽,同樣的,不在模擬考試的條件下寫出完整的答案您也測試不了自己。對於任何測試,我們都需要準確排練那些需要完成的事情。

這些複習技巧都不複雜。但是意識到我們都趨於減少對學習的努力,並依靠熟悉感,光靠熟悉並不能對複習起到好的效果,那麼這樣一來,可以幫助您改變複習的方法。

對於那些「我應該把學習間隔設為多少?」或「我應該何時停止學習並開始測試?」之類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在您感到舒適之前」。如果您對材料完全滿意,則可以將時間花在不同的方式學習上。雖然聽起來令人沮喪,但這可能讓您知道,如果自己始終喜歡複習,那可能就是錯的。因為複習本來就是攻克難關。

責任編輯:瑞木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