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國際環境有利台入美供應鏈安全聯盟
【大紀元2021年02月27日訊】美國密歇根州民主黨參議員施塔貝諾星期四在美國貿易代表提名人戴琪的任命聽證會上表示,她曾經為該州汽車及其他電器製造商芯片短缺問題與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會面,她很高興拜登總統採取行動處理美國供應鏈安全的問題。
近來全球許多國家汽車製造商面臨車用芯片短缺的問題,包括德國、日本和美國都紛紛尋求台灣政府協助,希望全世界最大芯片生產商台積電(全名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提高供貨。
美國會議員關切芯片短缺
在2月初美台政府和包括台積電在內的民間企業一個關於供應鏈的視頻會議中,雙方也討論了解決車用芯片短缺的問題。
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星期四告訴華盛頓的華文媒體,除了施塔貝諾(Debbie Stabenow, D-MI)外,這個月「有不少國會議員關切」車用芯片短缺的問題。
「我大致說明缺貨問題起因為中間供應商於去年砍單,導致晶片(芯片)轉而供應其他產業,此為民間商業行為,而台灣晶片製造業者也正努力增產,以因應市場需求,」蕭美琴說。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三簽署行政命令,指示各個部門機構對美國生產的從汽車到手機都必須使用的電腦芯片,如電動車所需的大容量電池、美國藥品重要成分的製藥,和對美國工業及國防產業至為重要的礦物和戰略物資,例如稀土等四大類別關鍵產品的脆弱性進行為期100天的全面評估,並對包括國防、公共衛生、信息通信技術、運輸、能源及糧食生產等六大領域供應鏈進行一年評估,以增強美國的供應鏈韌性。
台灣是美重要夥伴
白宮國安會國際經濟與競爭力事務資深主任彼得·哈瑞爾(Peter Harrell)當天在介紹行政命令內容的記者會上,被問到台灣政府對華盛頓要求增加芯片供應一事有何回應的提問時表示,他不想透露特定外交對話的細節,但「很清楚的是,台灣是美國的一個重要夥伴,我們和他們有過建設性的談話。」
《日經新聞》星期三在拜登簽署供應鏈行政命令前發出的獨家報導說,美國正在加快努力與包括台灣、日本及韓國等夥伴一起,為芯片及其他具有重大戰略性產品建立一個「較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例如在半導體方面與台灣、日本及韓國合作;在稀土方面則與澳大利亞合作。
報導稱,美國計劃與這些盟友分享重要產品供應網絡的信息並尋求彼此在互補性產品的合作,美國也在考慮如何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分享這些產品,以及關於如何確保儲備和多餘產能框架的討論,而這些夥伴可能被要求減少與中共的商業往來。
台灣或被正式納入聯盟
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美中關係及台海情勢下,台灣的確有可能被正式納入以美國為首的供應鏈安全聯盟中。
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及「台灣與印太地區」項目負責人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說,他就可以見到台灣在這樣的「正式聯盟」內。
有人問到,在拜登簽署行政命令後台灣是否可能如《日經報導》所說,被包括在一個由美國與印太國家共同組成的供應鏈安全正式聯盟裡。
祁凱立說,「有可能啊,我不認為有什麼不可以。」祁凱立說,蔡英文政府已經表達了對這種想法的興趣,如果這也是拜登政府的優先事項,雙方應該可以就此有所討論,這也是北京自2016年以來對台灣不斷施壓所產生的反效果之一。
北京難阻止
「北京擠壓台灣產生的意外後果之一,就是現在如果美國與台灣有這種務實合作,北京沒有太多工具可以阻止或反對這種協議以便達到懲罰美國的目的。所以現在有更多空間可以進行那種對話,而不需要擔心北京可能做什麼來傷害台灣,如果他們有這種協商的話。」
「北京已經做了很多事情,情況還能有多糟?至少現在的戰略環境對那種討論極為有利。我完全可以見到這種台灣在正式供應鏈聯盟的景象,」祁凱立說。
對於《日經新聞》報導的相關內容,蕭美琴星期四對媒體的回應是,除了之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Brian Deese)曾經致函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就台灣積極協助車用芯片缺貨一事表達感謝外,美方還沒有就「行政命令的內容以及執行模式」與台灣進行討論。
美台已簽合作備忘錄
由於去年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初期美國在包括口罩、手套在內等個人醫療防護用品的短缺,人們開始注意到美國過於依賴中國市場來源的問題,華盛頓也開始對供應鏈安全的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
作為中國以外許多高科技產品尤其是電腦芯片的重要來源之一,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也受到重視,川普(特朗普)政府去年11月與台灣舉行「經濟繁榮夥伴對話」,雙方針對包括半導體、5G及供應鏈安全等項目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前述《日經新聞》的報導也提到,在與北京的緊張中,華盛頓從去年秋天就開始呼籲台灣、日本及澳大利亞等擁有豐富高價值技術或資源的經濟體,將它們的供應鏈與中共脫鉤。
(轉自美國之音)
責任編輯: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