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自律神經失調有這些症狀!原因、治療方法全圖解

文/李杭哲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健康1+1/大紀元)
人氣: 5498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失眠、焦慮、心悸、肩頸僵硬⋯⋯各種奇怪的症狀突然間同時出現,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了!什麼是自律神經、又為何會失調呢?怎樣檢查與治療?本文用圖解帶你一次看懂。

什麼是自律神經?

人的神經系統分為兩大類:中樞神經系統與周邊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包含大腦與脊髓;周邊神經系統則包含軀體神經系統和自律神經系統。

軀體神經系統與人體骨骼肌的控制有關,比如舉手、踢球等能夠以自我意識操控的動作。而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恰恰相反,它所控制的身體活動,沒辦法用主觀意識調控,比如心臟的跳動、血壓的升降、腸胃的蠕動、體溫的高低等等。

自律神經失調,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出問題

自律神經又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如同「油門」,負責控制身體內與興奮相關的行為,通常在壓力性的情境下起作用,比如:戰鬥、逃跑、運動、出現緊急情況。此時,交感神經會加速心跳、刺激支氣管擴張(增加肺部通氣量)、減少消化道蠕動等。

而副交感神經則如同「煞車」,在安靜活動時較容易起作用,比如:休息、進食、消化,因此,副交感神經的功能是減緩心跳、使呼吸變慢、促進身體消化機能等。

自律神經失調,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不能協調運作,如「油門」踩得過猛,「煞車」踩不住,久而久之,就導致心跳過快、血壓升高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失調,通常有3大原因。(健康1+1/大紀元)

自律失調的3大原因

最常見自律神經失調的病因,通常不是身體出現問題,而是由「心理」方面的因素所引發的,比如:生活失去重心、焦慮、憂鬱、緊張、感到壓力等等。長期處於壓力大的情況下,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作用減少。有些人因為自身性格原因,譬如抗壓性較差、追求完美、個性急躁、愛擔憂、愛鑽牛角尖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

而在某些心理因素之外的情況下,也可能會誘發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比如:喝酒、脫水、穿過緊的衣物、處在高溫的環境。

還有一些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是其它許多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帕金森氏症、紅斑性狼瘡等等。

自律神經失調的影響從頭到腳!常見12類症狀

自主神經失調可以引起從頭到腳的問題,常見的症狀有:

自主神經失調症狀包括失眠、頭暈、焦慮、憂鬱等。(健康1+1/大紀元)

全身性症狀:疲憊無力、發燒

精神症狀:失眠、焦慮、憂鬱

腦部:偏頭痛、頭暈、暈眩、意識喪失

五官:眼睛疲勞、視物模糊、耳鳴、對噪音和光敏感、口乾

肺部:呼吸氣短、窒息感

心臟:胸痛、胸悶、心律過快或過慢

消化系統: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噁心嘔吐、便祕

泌尿生殖系統:頻尿、尿失禁、性功能障礙

四肢:手腳發麻、發抖、發冷

肌肉:肌肉緊繃、痠痛、持續的疲勞感

血液:低血糖

體溫:體溫和皮膚溫度的波動

這些症狀如果反覆發生,或是多個症狀同時出現,與自律神經失調的相關性就極高。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因人而異,時有時無,可能在緊張或安靜休息的狀態下出現。有些人的症狀較輕,有些人的症狀則較嚴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自律神經失調如何檢查?

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目前沒有能夠直接檢查、做出明確判斷的方法。

最常用的檢測是以自律神經檢測儀來測量心律變動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利用心跳速度的變化來間接了解自律神經的活動。

人體心臟規律地跳動時,每分鐘約72下左右。但在微觀下,為了對抗體內外的變化,比如壓力、溫度、情緒、激素等,自律神經會對心律進行細微調控,使其出現微小的波動,這種變化不屬於心律不整,一般的心電圖並無法檢測出來。

心律變動不正常,代表自律神經功能不好,也可能表示身心不健康。

如果是反覆發生頭暈、昏厥的病人,或是老人重複性不明原因地跌倒,也可使用傾斜床測試(tilt table test)來評估自律神經是否異常。

檢查過程中,儀器會讓身體由平躺狀態變成直立狀態,期間,身體內的血液分布會有所變化,心律、血壓等也會隨之變化。醫師可以通過這些生理數值做出進一步的診斷。

自律神經失調怎樣改善?有3種治療方法

自律神經失調通常有三種治療方法:

自律神經失調治療方法包括調整生活型態、改善飲食和藥物治療。(健康1+1/大紀元)

1. 調整生活型態

如果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較輕微時,可以嘗試調整生活型態。比如適度運動、調整睡眠、規律飲食、放鬆心情、打坐冥想等,以減輕症狀、自然恢復。

2. 改善飲食

在飲食方面,尤其要注意減少咖啡因的攝取,茶、咖啡、可樂等飲料都含有咖啡因,這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不利於自律神經失調的恢復。

3. 藥物治療

但有些病人並無法通過上述的方式改善症狀,因此就需要專業的醫療協助。若是精神方面引起的自律神經失調,可以看精神科醫師,醫師可能會開立抗憂鬱藥物,如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等等。

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過低與很多健康問題相關,比如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伴隨壓力與厭倦感等,嚴重甚至引起抑鬱。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三環抗憂鬱劑等藥物能夠減少神經末梢對血清素的回收,幫助病人降低憂鬱與恐慌感。

服用藥物的目的,並不是直接針對自律神經失調做治療,而是減緩症狀,給患者一個「緩衝期」,讓他們能夠在混亂的疾病狀態下,暫時達到穩定狀態,為使用非藥物治療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一篇看懂健康知識:圖解健康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拉筋調節自律神經、改善痠痛!2招動作隨時做

· 憂鬱症有4大症狀 怎樣改善?治療和飲食全圖解 

· 恐慌症有13個症狀!5招立刻緩解、治療方法全圖解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