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長庚大學資工系畢展 聚焦人工智慧疫後日常

長庚大學資工系畢展開幕式,湯明哲校長(前排左二)與師生合影。(長庚大學提供)
人氣: 8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1年12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長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第16屆畢業專題成果展,於2021年12月30日在學生活動中心登場,以人工智慧場域應用、疫後時代學習環境、娛樂生活行動助理等三大類為主,共展出14組作品,呈現出同學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與跨域整合的創意展現。

資工系表示,教育理念強調理論與應用結合,把課堂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務的問題解決上,並實際動手將它做出來,體驗了學中做,做中學的道理。學生們在經過大三上學期到大四上學期期末的一年半之間,在與指導老師從創意的發想、目標的確立、步驟的進行到成果的展現,實際的將在紙上的規劃,完整的實現出來,這一個過程實在非常的艱辛。專題的製作,除了能夠培養實做與應用能力,也訓練同學們的分工合作、專案管理與溝通技巧。

在人工智慧開發與應用的領域方面,有鑑於胰腺炎是全球腹部外科常見的疾病,是近幾年住院患者前十大病因,林仲志老師指導黃建銘、楊佶儫、羅元澧、林聖凱同學,開發「3D引流管穿刺路徑於胰腺炎治療的智慧規劃系統」,透過影像辨識、人工智慧、影像處理和路徑規劃,提供病情分析與穿刺路徑選擇,彌補醫師個人經驗上的不足,提升手術成功率。

長庚大學資工系畢展,展現人工智慧開發與應用的多元可能。(長庚大學提供)

團隊成員分享,大家都是資工背景,為了做這個研究必須要吸收了解相關醫學知識,一開始的確有點困難。不過,能透過老師的產學合作取得醫院醫學影像資料,實屬不易,他們很珍惜這個機會,因此認真學習跟消化資料,很高興最後能夠催生出專題,辛苦很值得。

後疫情時代,許多校園的學習生活也有了轉變,李季青老師指導楊千嬅、謝慧怡、何佳馨、歐姸君同學,從比較難被遠端化的貴重儀器與檢體操作學習行為角度切入,開發「顯微鏡影像遠距跑台考試系統」。

「顯微鏡影像遠距跑台考試系統」是受疫情啟發所催生的研究。(長庚大學提供)

團隊成員表示,遠距教學對於有使用顯微鏡需求的科系造成許多困擾,她們開發的系統可以在進行顯微鏡考試時,加入含有防作弊機制的臉部比對、物件辨識等,以維持考試秩序,讓老師們即使在遠距教學的情況下,也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

還有「利用腦電圖與眼動儀探討疫情下不同遠距教學模式的學習成效」,是趙一平指導王妤霈、李羽喬、左庭瑀、林麗文同學的專題作品,探討遠端教學時無法即刻觀察學生專心與否的難題。團隊透過腦電圖與眼動追蹤技術,發展了基於機器學習的即時專心度分析技術,能在學生不專心時適時給予提醒。

吳菀芸、白儀婕同學在陳光武老師指導下,研究「運用物種特定的計分矩陣來提升病毒多重序列比對的品質」,透過提升腸病毒的多重序列比對品質,以利於使用機器學習模型於偵測重組病毒。

長庚大學資工系同學透過腦電圖與眼動追蹤技術,探討不同遠距教學模式的學習成效。(長庚大學提供)

娛樂生活相關的創意,則是展現在多項個人、行動助理軟體上。像是「基於影像辨識及路徑規劃之智慧語音導覽系統」將即時人潮與觀展人之偏好綜合考量,動態規劃出導覽路徑。「隨旅」、「OTT整合推薦平台APP–Adam’s Apple」根據使用者經驗提供客製化的旅遊建議與影音內容推薦。

除了專題成果發表,資工系也邀請一路在長庚大學求學取得博士學位的游蒼柜學長,分享學習與工作經驗。游博士現任職於艾美德醫學科技技術長,主要專長在於醫材開發、穿戴式裝置開發、醫療器材演算法開發以及醫療器材法規輔導,與學弟妹分析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物聯網裝置、醫療資料互通與醫療場域去中心化等顛覆性趨勢,正全面翻轉這個高度專業且嚴謹保守的產業。◇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