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維生素D對健康的14個影響
維生素D調節數百個基因的表達,是影響身體每個系統的生物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會引發可能與其它健康狀況相關的幾種全身症狀。
維生素D也被稱為陽光維生素,因為當皮膚暴露在太陽的紫外線下時,會產生維生素D。[1] 維生素D在體內執行許多功能,包括維持足夠的鈣和磷酸鹽水平,這對正常的骨礦化至關重要。[2]
它有助於減少炎症,這是調節細胞生長和免疫功能所必需的。維生素D還影響有助於調節細胞分化和凋亡(常規性的細胞死亡)的基因。
維生素D水平的主要指標是25-羥基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從2005—2006年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收集的數據顯示,美國人口中的缺乏症患病率為41.6%。[3] 然而,正如我在本文後面討論的那樣,多達80%的人可能缺乏維生素D。
重要的是,如何定義不足和缺乏,取決於所使用的血清濃度標準。一些研究人員使用的標準是每毫升20納克(ng/mL)或每升50納摩爾(nmol/L)的水平。ng/mL在美國使用最頻繁,nmol/L是歐洲的單位。
然而,平民健康營養研究所(GrassrootsHealth Nutrient Research Institute)建議,維生素D血清濃度水平應該從40 ng/mL到60 ng/mL或100 nmol/L到150 nmol/L。[4] 按照這個標準,可能缺乏維生素D的人數會顯著增加。
可能有維生素D缺乏症的14個跡象
在感冒和流感季節以及新冠大流行期間,保持健康的維生素D水平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降低病毒和細菌性疾病的風險。[5,6] 血液檢查是確定維生素D水平的最佳方法,但這裡有一些症狀可能表明你的維生素D水平低。
1. 肌肉酸痛
近一半的成年人受到肌肉疼痛的影響。[7]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成年人中的大多數都缺乏維生素D。一些研究表明,神經系統具有影響疼痛感知的維生素D受體。一個動物研究發現,維生素D缺乏的飲食可以誘導與低水平鈣無關的深層肌肉超敏反應。[8]
2. 骨頭疼痛
維生素D調節體內鈣的水平,這是保護骨骼健康所必需的。[9] 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骨骼軟化,这种情况称为骨軟化症。這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
3. 疲勞
這是各種不同健康狀況的常見症狀,包括睡眠缺乏。研究人員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疲勞的症狀。[10]
在一項針對174名有疲劳感和有穩定醫療條件的成年人的研究中[11],研究人員發現,有77.2%的人缺乏維生素D。在正常化他們的水平後,疲勞症狀顯著改善。
4. 肌肉性能下降
維生素D缺乏症在運動員和非運動員中一樣常見。維生素D對肌肉發育、力量和性能至關重要。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老年人可以降低跌倒的風險並改善肌肉性能。[12]
通過口服補充劑或合理的陽光照射進行矯正可以減輕應力性骨折、肌肉骨骼疼痛和頻繁疾病的症狀。維生素D對肌肉性能也有直接影響。在《美國骨科醫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的一篇論文[13] 中,作者寫道:「血清中維生素D較高的水平與受傷率降低和運動表現改善有關。在一部分人群中,維生素D似乎在肌肉力量、傷害預防和運動表現中發揮作用。」
5. 大腦健康下降
維生素D對大腦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缺乏症狀可能包括由可溶性和不溶性β-澱粉樣蛋白增加引起的痴呆,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因素。[14] 研究還發現與抑鬱症有關,[15] 這可能與維生素D緩衝大腦中較高水平鈣的功能有關。[16]
孕婦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嬰兒患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樣疾病的風險。[17] 一項針對纖維肌痛患者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缺乏症在焦慮和抑鬱患者中更為常見。[18] 另一項研究了肥胖受試者的維生素D缺乏症,發現低水平的維生素D與抑鬱症之間存在關係。[19]
6. 睡眠不佳
維生素D與睡眠質量差之間的聯繫機制尚未確定。但研究發現,維生素D水平低的人睡眠質量差,患睡眠障礙的風險更高。[20]
7. 頭部出汗過多
出汗過多,尤其是頭部出汗,或出汗模式發生變化,可能表明維生素D缺乏。[21]
8. 脫髮
維生素D對角質形成細胞的增殖至關重要,在頭髮周期中起著重要作用。維生素D受體似乎在頭髮生長的生長期階段發揮作用。2010年發表在《皮膚病學在線雜誌》(Dermatology Online Journal)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上調維生素D受體的治療方法可能成功治療頭髮疾病,並且是進一步研究的潛在領域。」[22]
9. 傷口癒合緩慢
慢性傷口是一項重大的公共健康挑戰。[23] 在美國,2%的人口受到慢性傷口的影響,據估計占英國國家衛生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醫療保健費用的5.5%。維生素D促進傷口癒合和抗菌肽(cathelicidin)的產生,幫助對抗傷口感染。[24]
10. 頭暈
來自動物模型的證據表明,維生素D在內耳的發育中至關重要,[25] 內耳會影響平衡和協調。對前庭神經炎(以眩暈為特徵)患者的分析顯示,其血清維生素D水平低於無前庭神經炎的患者。[26]
11. 心臟問題
臨床研究表明,維生素D3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並有助於改善高血壓。在一項研究中,[28] 研究人員發現維生素D3對心血管系統的內皮細胞也有顯著影響。他們發現它有助於平衡一氧化氮和過氧亞硝酸鹽的濃度,從而改善內皮功能。
12. 超重
維生素D如何影響肥胖尚未確定。然而,數據確實表明,肥胖的人缺乏維生素D的可能性很高。[29]
13. 反覆感染
有多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並增加嚴重程度,特別是在呼吸道感染中。[30] 多項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嚴重疾病和死亡的潛在風險,特別是在危重病人中。[31]
14. 認知功能下降
數據顯示,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患痴呆症的風險,[32] 並增加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33]
新冠和維生素D缺乏症
大約80%的新冠患者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在許多疾病的發展和嚴重程度中起著重要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從新冠大流行一開始,我就認為優化維生素D水平會顯著降低普通人群中感染率和死亡率。
從那時起,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情況確實如此,因為研究人員一再發現,更高水平的維生素D會降低與這種感染相關的陽性檢測率、住院率和死亡率。
2020年底發布的一項研究[34] 評估了因新冠住院患者的血清25-羥基維生素D(25OHD)水平,以評估其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82.2%的新冠患者缺乏維生素D(水平低於20 ng/mL)。
有趣的是,他們還發現那些缺乏維生素D的人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鐵(蛋白)水平高的發病率更高,及住院時間更長。第二項研究[35] 發現,僅對新冠檢測呈陽性的人也有類似的結果。
最近,數據顯示,在新冠住院期間接受補充維生素D3的人將ICU(重症監護室)的入院率降低了82%,死亡率降低了64%。[36]
在論文被撤回之前(編輯按:出於「對本文研究描述的擔憂」[37] ,這項研究的預印本已被撤回,但存檔版本仍在。),這一信息引發了英國國會議員戴維·戴維斯(David Davis)呼籲對維生素D重新評估的官方建議。他在推特上寫道:「這項大型且優秀的研究應該導致這種療法被施用於溫帶緯度地區每家醫院的每位新冠患者。」[38]
他補充說,「維生素D與新冠死亡率之間的明顯關係是因果關係」(而不僅僅是成相關性),他的政府應該提高向弱勢群體提供免費維生素D補充劑的可用性。其他專家也呼籲提出官方的維生素D建議。[39]
重要的是要記住,早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就有數據顯示,缺乏維生素D的人患嚴重疾病的風險更高。然而,同一硬幣的另一面,即補充維生素D可能會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可能仍然存在爭議。
鎂和維生素K2可以優化維生素D3補充劑
維生素K2 MK-7和鎂都對整體健康以及維生素D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和應用起著重要作用。如果你不使用鎂和維生素K2,你可能需要近2.5倍的維生素D,這是平民健康營養研究所在其「D*行動」項目中發現的。[42]
自2007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基於人群的營養研究以來,超過10,000人向平民健康營養研究所提供了有關補充劑使用和整體健康狀況的信息。[43]
根據這些信息,平民健康營養研究所建議:[44] 血液維生素D水平在40 ng/ml至60 ng/ml(100 nmol/L至150 nmol/L)之間是安全、有效的,並且降低了總體疾病發病率和醫療保健成本。
實際上,這意味著如果在你服用維生素D的同時,服用維生素K2和鎂,你就只需要較少的維生素D來達到健康的水平。
作者簡介:
約瑟夫·梅科拉(Joseph Mercola)博士是Mercola.com的創始人。作為一名骨科醫生,暢銷書作家,自然健康領域多個獎項的獲得者,他的主要願望是通過為人們提供寶貴的資源來幫助他們掌控自己的健康,從而改變現代健康範式。本文最初發表於Mercola.com。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缺乏維生素D易感染新冠 1招補充最快
· 維生素D有4大抗癌功效 補D防癌注意1關鍵
· 睡覺抽筋是缺鈣?2秘訣補鈣 比單喝牛奶更有效
引用文獻:
[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Vitamin D [2]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Vitamin D
[3] Cureus, 2018;10(6)
[4] [42] [44] GrassrootsHealth Magnesium and Vitamin K2 Combined Important for Vitamin D Levels
[5] Harvard Gazette, February 15, 2017
[6] DermatoEndocrinology, 2012;4(2)
[7] [8]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1;31(39)
[9] U.S. Pharmacist, 2009;34(3)
[10] [11]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14;6(8)
[12] Current Opinions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 2009;12(6)
[1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2018;26(8)
[14] Cureus, 2018;10(7) Abstract
[15] Neuropsychiatry, 2017;7(5)
[16] [17] Cureus, 2018;10(7)
[18]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07;26:551
[19]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8; doi.org/10.111/j.1365-2796.2008.02008.x
[20] Nutrients, 2018;10(10)
[21] Science Care, January 10, 2017
[22] Dermatology Online Journal, 2010;16(2):3
[23] Advances in Wound Care, 2019;8(2)
[24] Today’s Wound Clinic, 2016;10(11)
[25]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6;478(2)
[26]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19; doi.org/10.3389/fneur.2019.00863
[27] Science Daily, April 3, 2011
[2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8;13:455
[29] Medicina, 2019;55(9)
[30] Inflammation and Allergy – Drug Targets, 2013;12(4)
[31] Critical Care, 2014;8(6)
[32] University of Exeter, August 6, 2014
[33] JAMA Neurology, 2015;72(11)
[34]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20; doi.org/10.1210/clinem/dgaa733
[35] JAMA, 2020;3(9):e2019722
[36] Preprints, The Lancet, January 22, 2021; doi.org/10.2139/ssrn.3771318
[37] Europe PMC January 21, 2021
[38] The Sun, February 14, 2021
[39] Irish Times, February 15, 2021
[40]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09;38(2):149
[41] Journal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7;2017:6254836
[43] GrassrootsHealth.net
原文「」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