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韻流芳】鎧甲迎戰著書立說 徐皇后能文能武

font print 人氣: 239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明成祖皇后,有勇有謀、能文能武,攻城時披鎧甲迎戰,盛世時著書立說。她薨逝後,皇帝追思不已,終身不再立后。

徐氏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她自幼文靜,喜歡讀書,人稱「女儒生」,以賢淑才女聞名。明太祖聽聞後,召見徐達,親自為自己的四子朱棣提親。

1376年,十五歲的徐氏頭戴九翬四鳳冠,身著青質九翟衣,在皇家隆重的大典之後,正式成為燕王的嫡妃,被冊封為燕王妃。當時朱棣十七歲,精通儒家經典和武藝,也是一表人才。才貌出眾的徐氏,待人處事體貼恭謹,在一大群媳婦裡,她深得明太祖與馬皇后的喜愛,與馬皇后情同母女。

徐氏篤信佛教。據她所言,太祖駕崩時,當時她還是燕王妃,1399年正月一日,自己正焚香讀經,忽有紫氣金光彌滿四周,恍若夢境。隨後,光中顯現出觀世音菩薩,引她去了殊勝的聖地,菩薩告訴她:「國中將要發生大難」,並授她《如來常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說可消眾災、拔濟生靈。觀音菩薩還對徐氏預言:不久她將「為天下母」。

出離幻境,憑記憶,寫下了菩薩所授的經文,從此日夜持誦不輟。 1402年,「靖難之役」結束,朱棣在南京稱帝,徐氏正位中宮,果然成為皇后,「為天下母」,菩薩的預言得到了驗證。朱棣登基為帝時,徐皇后已40歲了,當朱棣忙於政事忘記吃飯時,徐皇后也不吃飯。兩人同寢共食,幾乎每天都形影不離。

徐皇后認為,古代賢婦貞女的美好德行,都是通過教育而形成的。她非常重視女子的教育,1404年,為了教育宮中婦女,她結合歷代有關女子教育的著述《女論語》、《女戒》,採輯古聖先賢關於女子品德的教誨﹐及孝慈高皇后的有關言論,編著成《內訓》,頒行天下,推行女子教育。

從小誦讀典籍的徐皇后,時時處處遵循先賢教導,小心謹慎地做女人該做的事。入宮後,她將馬皇后的儀容舉止奉為典範,言動有則,喜怒不形於色。奉侍三十餘年,她孝親恤民,恭儉仁厚,使內政肅然有條,同時她諫言朱棣治理國家。

歡迎訂閱Youmaker頻道:
訂閱頻道Youtube頻道:
訂閱古韻流芳telegram群組:

【】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維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孝賢純皇后是大清史上三位最著名的皇后之一,雖沒有孝莊的赫赫政績、慈禧的位高權重,然而,她年僅三十七歲的生命卻近乎完美,被後人譽為「大清第一賢后」。
  • 他以通俗的詩歌引領了一個時代,又以詩歌締結一朝傳奇。他成為全民仰慕的文化座標,也成為佛門史載的有素行者。他在千年前留下誓願:當佛陀下世時,他要隨慈氏下世,經歷劫難,成就無上正道。他也衷心希望能以當朝的文筆,在未來世專頌轉法輪。
  • 雍正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出身於滿洲正黃旗的名門世家,年幼時,就深受康熙的喜愛。到她十二歲時,康熙帝親自將她指定給四阿哥胤禛(即雍正)成婚,封為嫡福晉。在內宮,每天向三位長輩問安,侍候公公用膳,在婆婆和皇太后面前承歡,幾十年如一日地盡孝,直到為他們送終,所以深受三位長輩的疼愛。
  • 「牡丹真國色」、「依依似君子」出自大唐詩人劉禹錫(772年-842年)的詩,雖然這兩句一個詠牡丹,一個詠青竹;一個象徵繁華富麗,一個象徵守節清虛,二者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卻在詩人的一生中,竟也相得益彰。
  • 赫舍里氏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后,21歲崩逝,康熙讚其美德,親自為她寫諡文,她的諡號在清朝歷史上也獨此一例。
  • 劉禹錫不因自己的困頓而悲,而為他人的成就而歌,豁達的面對人生境遇,宦海沉浮。當他經歷漫長的貶官生涯,再次回到京城長安,此時的他已不再是戴罪之身,而是榮升為大唐集賢殿大學士。挫折使他越挫越豁達,越挫越明朗,越挫越自信。 回首看看劉禹錫的一生,細細品味他的詩作,雖然一生艱辛,挫折不斷,卻依然能將落拓的風采灑逸大唐,留下名篇典章百世流芳。他於困厄中,努力保持正面的善良天性,是否很像大隱於朝,不計榮辱悲歡的真仙呢?
  • 孝莊一生榮光,卻也含辛茹苦。清宮62年,她躬助三朝,兩扶幼主,在順治和康熙危難之際,都是靠她以挽狂瀾於既倒的氣魄;一路撐過,滿族入關、滅明朝和鞏固對漢族的統治,她都起了極大的作用。雄才大略的孝莊,卻不貪戀權位,不爭名分,一心只為兒孫,仁慈護下,堪稱大清國母。
  • 兩度被廢,兩次垂簾,出家近三十年,一位被趙宋皇室遺棄的女人,卻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宋王朝多延續了153年。她就是北宋哲宗趙煦皇后——元祐孟皇后。
  • 郭氏是史上唯一經歷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過無以復加的榮華富貴,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孫之禮;親歷過朝局動亂和生離死別;目睹了皇位走馬燈似的更換,她輕而易舉就可奪取。可是,她始終穩坐於後宮,扶持子孫皇帝,沒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難做到的,因而這些帝王對她非常敬重。史書評價,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與她的爺爺郭子儀相輝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