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中共拋售美國債券誰會受益
【大紀元2021年12月01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信宇編譯)有朝一日,如果中共在一天之內「拋售」所有的美國債務和美國國庫債券,它將損失大量資金,降低其購買原材料的能力,並使美國聯邦儲備局受益,後者將以折扣價購買國債。
世界各國央行普遍持有的國際貨幣儲備總共有五種: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世界上最大的,目前為3.21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若按國際貨幣劃分,則美元占比最大。
中國持有的美國債務總額為1.095萬億美元,約占美國28萬億美元國債的4%。在過去的20年裡,日本和中國交替成為全球持有最多美國債務的國家。目前,日本持有的債務略多於中國。
根據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數據,7.03萬億美元的美元儲備被美國以外的國家持有。以各國貨幣劃分,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59.2%,而人民幣僅占2.5%。各國持有美債和美元,作為財富儲存方式,支持本國貨幣價值,並用於購買進口商品和原材料。
包括鋼鐵、鈷、鎂甚至石油在內的全球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的。購買這些原材料和其它全球貿易主要使用硬通貨結算,而通常而言美元就是扮演著硬通貨角色。全球範圍內,位居第二的貨幣儲備是歐元,但美元的作用顯然更大。美元和歐元被認為是安全和穩定的全球貨幣,在世界各地都被接受。歐元往往主要用於歐盟地區以及非洲的一些地區,而鮮見於北美和南美,以及大部分亞洲地區。
美元因其強大的實用性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配對貨幣,世界上大多數其它貨幣都是以美元為單位進行交易換算的。美元約占全球所有外匯交易的88%。每天大約有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貨幣在外匯交易所進行交易。
各國根據其貿易結算所需的各種貨幣數量來分散布置本國的外匯儲備。因此,各國央行均持有少量的人民幣。大多數全球交易是以美元結算的,而只有約1.7%以人民幣結算。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的主編胡錫進曾說過,中共的專家們已經討論過採取措施一次性拋售中國所有的美元持有量。一些媒體更是推波助瀾,將此舉稱為「中國的核貨幣選項」,意在表明中共可以在一天之內傾倒其持有的美國貨幣,致使美元崩潰,從而重創美國經濟。然而,這個選項實際上是一個非選項,因為它不會奏效。此外,這個行為還會傷害中國,反令美國受益。
中共需要持有大量的美元儲備以支付自身的國際債務,而這些債務是以美元結算的。大量的美元儲備也是對未來金融混亂的一種對沖,比如最近恆大地產開發商可能出現的違約,而其債務相當於中國GDP的2%。中國需要持有美元和硬通貨儲備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為了保持人民幣的堅挺。
在19世紀,各國均用黃金來維持本國貨幣的穩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只有美國擁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持本國貨幣。因此,布雷頓森林體系(the Bretton Woods system)得以建立,其它國家使用美元支持本國貨幣。這個體系一直持續到今天,仍在正常維護全球貨幣穩定;儘管自1971年以來,美元並沒有得到實體黃金的支持。
中共的央行亦稱為中國人民銀行(PBOC),在人民幣價格下跌超過一定水平時,該行將使用美元來購買人民幣以穩定本國貨幣市場。如果中國人民銀行拋售其持有的全部美元,那麼它將無法有序捍衛人民幣。
中共通過購買美債,增加了人民幣的流通量,從而降低了人民幣的價格,令中國的出口商品更加便宜,更加具有競爭力。假如出售美元債務,中共將減少人民幣的流通量,從而推高人民幣的價格,使中國的出口商品更加昂貴,喪失競爭力。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曾把中共定義為貨幣操縱者。外界清晰地認識到,中共總是人為地控制了人民幣的價格,以增加出口。中共拋售手中持有的美元,毫無疑問將會適得其反、傷及自身。
簡而言之,根本不存在中共通過「拋售」其持有的1萬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債務而使美元崩潰的威脅。2014年,中共就拋售了大約1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務,但這對美國經濟並沒有產生顯著影響。
倘若中共政權一次性拋售手中持有的所有美國債務,那麼它的美國國債銷售價格將顯著下降。中共將會虧錢;而美聯儲將以折扣價回購這些債務。這也正是美國在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做法。當其它國家拋售美國債務證券以資助自身經濟刺激計劃時,美聯儲就會在公開市場上以折扣價買入這些債券。自2020年6月以來,美聯儲每月購買800億美元的國庫券。如果中共政權突然湧入市場,推動價格下調,那麼美國將會非常樂意以80或90美分的價格購買這些債券。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在亞洲地區工作了二十餘年。他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的中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身為知名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他為多家國際媒體撰稿。他還撰寫了一批涉及中國經濟議題的著作,包括《一帶一路之外: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和《中國經濟簡明教程》(A Short Course on the Chinese Economy)等。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