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在每年的「世界愛滋日」透過不同活動,傳達正確知識給社會大眾,希望大眾能包容並體諒感染者的處境,使更多感染者願意面對陽性的結果及後續的穩定就醫,讓這個社會能與愛滋感染者和平共處,並減少歧視及讓愛滋歸零。
今年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及哥倫比亞籍藝術-畢七月(J Triangular)合作,以培力的觀點發起《TheWVSP_女性錄像互助計畫》,邀請女性愛滋感染者透過影像將日常生活記錄下來,學習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這些共同創作的影像,在12月1日於全球一百間美術館中展出,期待全球民眾看見女性愛滋感染者的艱辛處境、情緒掙扎與感性訴求,給予更多關懷、體諒與鼓勵,並撕去歧視標籤,用「愛」建立起友善、溫暖的對話,傾聽並支持每一段動人的生命故事。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梁科醫師鄭舒倖說,桃醫愛滋病照護中心發起「女性愛滋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針對女性感染者收集了72份問卷,21%在確診前曾做過HIV篩檢,大部分女性個案未曾篩檢過;12%的人因為愛滋病發病而確診;40%的人因為感染者身份而造成生活上的困擾;7成的女性感染超過10年;97%的人有在服用抗病毒藥物;24%的人覺得藥物的副作用有造成困擾;其中有脂肪移位、體重肥胖等。
鄭舒倖又說,女性感染者注重自己的健康也關心他人的健康,60%的人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43%的人因為感染HIV而不願意懷孕生育;62%的人有採取避孕措施,66%的人擔心自己把病毒傳染給另一半;94%的人認為U=U(測不到病毒量=無傳染的風險),增加治療的意願。18%的人因為感染HIV而至精神科就醫,近3成的人因為感染者身分就醫被拒絕或歧視;16.9%的人因為感染而有被肢體或是語言的暴力對待。身為女性感染者,他們常常總是以家人為重,但都忘記了要好好照顧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他人對愛滋或感染者的誤解時,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信任的朋友分享內心的委屈與不舒服。希望讓大眾知道,病毒不會挑人,不會挑性向,感染者身上有需多標籤,讓我們一起把這些標籤去掉,去汙名化。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愛滋病照護中心個管師顧心嬿表示:愛滋病的篩檢及治療方式日新月異,根據2019年8月30日美國疾病管制署公布文件指出,抗病毒藥物、預防性投藥、保險套,可以有效預防愛滋病毒散佈。有位女性個案在門診很高興的說:「個管師!我懷孕了,期待了很久真的來了,從不相信自己可以懷孕生子,到現在真的懷孕。」當下真的可以感覺到她的喜悅,真的很替她感到高興。也有一位女性感染者分享確診後就醫的過程,她都是很大方的說自己的狀況,她很慶幸遇到的醫師都很友善,看到她的雲端藥歷上有愛滋病用藥還是願意幫她手術,她也希望台灣的就醫環境會越來越友善。
UNAIDS推廣90-90-90的概念,希望能在2030年終結HIV,在政府、公衛端、醫院及民間NGO團體的合作努力下,越來越多人願意出來篩檢,且友善的就醫環境讓感染者願意持續待在醫院接受最新的抗病毒藥物治療,讓體內病毒測不到就可以保護另一半及家人。近年國際專家也依據國際大型研究結果,倡導「U=U」概念(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測不到=不具傳染力:愛滋感染者只要服藥至血中測不到HIV,性行為時便不具傳染力,且可以懷孕生子,跟大家一樣皆可享受良好健康的生活品質及美滿的家庭生活。◇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