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新聞

中芯張汝京為在中國造芯 到處挖人才

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為規避美國的制裁 在中國既建二手設備翻新基地,又到處挖人才。圖為2020年8月在南京舉辦的世界半導體大會上展示的台積電芯片。(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1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思齊綜合報導)「坦率地說中國想要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最大的障礙不是錢,而是缺乏人才。」中芯國際的創辦人張汝京本月18日如此公開表示。而就在一週前,中芯的3名得力幹將蔣尚義、楊光磊和梁孟松同時退出了董事會。

據《南華早報》報導,當年從台灣來中國創辦中芯國際的張汝京,18日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上提到了半導體行業的人才問題。張汝京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大的晶片製造設備市場,對中國半導體產業而言,資本和政策根本不是問題。

他坦言,中國半導體行業長期缺乏人才,從汽車行業到家用電器,目前整個世界都面臨晶片短缺,中國(中共)受制裁,面臨的困難更多。

張汝京認為發展半導體在中國「資金和政策根本不是問題」,是源於他的親身體驗。

國資扶持芯恩對抗美國制裁

人稱「中國半導體之父」的張汝京最新創辦的是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簡稱芯恩電路)。對於中共官方來講,芯恩電路的重要價值是嘗試了「非美路線」,即在美國制裁的大背景下如何趟出條路來,這關係到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前途命運。

芯恩電路位於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是中國首個協同式集成電路製造(CIDM)項目,在2018年由寧波芯恩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與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管委、青島澳柯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澳柯瑪控股)合作投資設立。

張汝京把去青島建廠歸功於原澳柯瑪控黨委書記兼董事長李蔚的牽線搭橋,還有青島政府的大力扶持。澳柯瑪控股是青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通過西海岸發展集團的百分百控股子公司。李蔚多次公開表示,芯恩的CIDM項目可結束了青島「缺芯」的困境,將為青島發展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和集成電路等行業提供巨大的機遇。

從最初的選址到供電,到後續一直的資金支持,青島當局一直在開「綠燈」。如芯恩電路官網上說,由於當地政府的支持,項目規劃配套了生活園區和雙語國際學校,解決了員工的住宿問和子女上學問題。

第一財經在6月曾報導中共為實現自主芯片突破美國的制裁封鎖,有萬億資金湧入芯片行業的產業鏈來助力彎道超車。

不管彎道直道 超車是目的

張汝京是去年8月「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機遇交流峰會」(簡稱第三代峰會)的發言嘉賓。在峰會的圓桌論壇環節,張汝京談了對彎道超車的看法。他說:「其實隨時可以超車,所以以後盡量不要用彎道超車,彎道超車是花時間花精神、不是捷徑的方法。」

張汝京在芯恩電路是如何部署以實現「隨時超車」的呢?從中國網絡媒體「青記智庫」的分析可以看出芯恩電路有兩點很突出,即「自建二手設備翻新基地」和招募人才。

芯恩電路有「自建二手設備翻新基地」,即有專門用來放置、維修和翻新海外先進二手設備的基地。 「青記智庫」的分析稱,「自建二手設備翻新基地」是芯恩電路的特色之一,不僅可節省成本,還可以培養人才,減少對原產技術支持的依賴。對於一些無法通過二手設備渠道買入的先進設備,則儘量通過中國製造來解決。

在人才招募上,「青記智庫」稱,張汝京最「得意」的是從台灣找來當年曾跟隨過他的25位老師傅——個個都是做掩膜版的高手,可做適用於14納米工藝的掩膜版,這是中國當下製造芯片極其需求的。

據芯恩電路官網介紹,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均為資深管理與專業技術人員,由來自中國、台灣、日本、美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深專家,以及各類專業人士構成。其中64多人具有20年以上半導體行業研發生產和產品設計經驗。

張汝京在去年8月的第三代峰會上也談了對半導體行業、以及人才的看法。他說:在5G裡常常都會用到第三代半導體,無人駕駛汽車、充電樁等用的碳化矽也是第三代,這些美國會對中國禁運。

就人才,張汝京說:「……因為這種主要是人才,這個人才也不需要很多,幾個好手來了,把我們這邊的年輕人教會,我們幾乎可以並駕齊驅。要考慮短時間之內人才基礎,這是我們一個弱點,基礎可能做了,但是基礎跟應用之間有一個gap(間隔),怎麼去把它縮短?歐美公司做得比較好一點,我們就借用他們的長處來學習。」

在如何借用其它廠商的長處?張汝京創辦的中芯國際在這方面是有教訓的。

2000年,在台灣長大的張汝京帶著資金到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半導體製造企業——中芯國際。上海官方當時給中芯國際提供了非常優惠的建廠條件,前五年免稅,而後稅務減半;此外,為員工提供配套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

因中芯國際涉嫌「抄作業」,台積電狀告中芯國際意圖竊取,以及不當使用台積電商業機密。官司打了8年,2009年11月美國加州高等法院陪審團判中芯國際敗訴。台積電和中芯國際達成庭外和解,除2億美元賠償和8%的中芯股票和認股權證外,張汝京三年內不得進入芯片行業。因此,張汝京不得不離開了一手創辦的中芯國際,為中芯國際的「抄作業」付出代價。

中國造芯 人才挖角不會停

上月底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20-2021年版)》(簡稱《人才報告》)預計,未來兩年仍有20萬人才缺口。

《人才報告》稱:2020年中國直接從事集成電路產業的人員約54.1萬人,同比增長5.7%;從產業鏈各環節來看,設計業、製造業和封裝測試業的從業人員規模分別為19.96萬人、18.12萬人和16.02萬人。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相關畢業生規模在21萬左右,其中有13.77%的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畢業生選擇進入本行業從業。預計到2023年前後全行業人才需求將達到76.65萬人左右,仍存在超20萬的缺口,行業薪酬不斷提升,屬於「最缺工」行業之一。

台灣104人力銀行在8月發布了台灣的《半導體人才白皮書》。據統計,台灣的半導體工作機會數量在2021年二季度創造了6年半來的新高,平均每月人才缺口達2.7萬人,年增幅44.4%。半導體產業的薪資水平在104人力銀行分析的63個產業中,平均月薪排名第二,僅次於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

中國和台灣都缺半導體人才,中國企業是如何到台灣挖角的呢?

不妨以剛從中芯國際辭任的「蔣爸」蔣尚義為例。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簡稱武漢弘芯)曾委託第三方公司去挖台積電的員工。根據中國科技新媒體「36氪」報導,級別越高,武漢弘芯願意支付的傭金越多。對蔣尚義,武漢弘芯開出的傭金是台幣100萬(約合3.6萬美元),如能找到副廠長級別的就給台幣50萬(約合1.8萬美元)。

但蔣尚義在武漢弘芯的經歷,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真的很不開心」。

美國開始對中共實施經貿制裁後,中國的晶片廠從2018年起,有錢也買不到荷蘭阿斯麥(ASML Holding NV)的EUV光刻機,但蔣尚義靠著業界人脈,2019年12月給武漢弘芯(HSMC)弄到了一部全新的DUV深紫外光刻機。 「36氪」披露:「蔣尚義稱:『我們在台積電時簽過幾百台,(ASML)上上下下哪一個不和我們熟?是看面子才願意賣給我們第1台。』」

但這千辛萬苦求來的寶貝,時隔一個月還沒啟用就被武漢弘芯抵押給了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東西湖支行,估價5.8億元(約合8700萬美元)。為阻止蔣尚義離職,武漢弘芯還恐嚇要請律師起訴他,「要把蔣爸寫得很難聽,把弘芯所有的失敗都歸在蔣爸頭上」。

武漢弘芯事件後,蔣爸又辭任了中芯國際。他最近接受了台灣雜誌《今週刊》的採訪,表示打算11月底返回美國舊金山的家中。至於將來,蔣尚義明確說:「我已經75歲,(未來)除了過平靜的退休生活之外,目前並沒有任何具體的規畫。」

《今週刊》對蔣爸的報導中還分析了中國是否還會來台灣挖角,結論是:「純中國供應鏈」仍缺技術,挖人才角不會停。@

責任編輯:邵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