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1月18日訊】(香港大紀元記者溫妮、梁欣採訪報導)國際物流不暢致貨運集裝箱價格持續飆升。根據在線貨運市場Freightos的數據,本月從亞洲運往美國西海岸的40英尺集裝箱成本已經飆升至18,730美元,是反方向運輸成本的17倍多。專家學者指出,儘管疫情緩解推動經濟復甦,但供應鏈過於緊張,無法滿足強勁需求。
隨著經濟復甦,大量貨船從亞洲出發,滿載著玩具、服裝、家具和電子產品等等,駛向美國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全美40%集裝箱進口貨物從這裡入境。
據彭博社11月13日引述相關消息報導,截至12日晚,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外停泊或排隊等候的貨櫃船數量已經增至83艘,創歷史最高紀錄,貨櫃船平均等待時間也已增至16.9天,較兩個月前增加一倍。
據南加州海洋交易所統計,9月份以來,這裡幾乎每天都有40艘以上的貨櫃船滯留在附近海域。
儘管拜登政府10月13日要求洛杉磯港加入長灘港的行列,開始每週7天全天候運營,沃爾瑪、聯邦快遞和 UPS 等主要快遞公司也加強了港口業務,以便在聖誕新年長假到來前儘快將貨物運往美國各地,但至今收效甚微。
市場需求強勁 供給面未跟上
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美國智庫加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夏業良,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俞偉雄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均表示,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所造成的影響仍在持續,儘管疫情緩解推動經濟復甦,但供應鏈過於緊張,無法滿足強勁需求。
目前美國從廁紙到新車,幾乎所有製造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全都供不應求。據美國勞工部數據,10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6.2%,創下31年來的最高紀錄。
俞偉雄表示,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和美聯儲實施了大量寬鬆的刺激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致使大量資金流入市場,美國消費者購買需求增加,特別是今年3月解封以來,美國零售額大幅上升。
「但隨著經濟復甦,市場需求強勁,供給面卻沒有跟上。」俞偉雄表示,美國勞動力出現嚴重短缺,原因是疫情期間企業大量裁員,加上美國政府實施刺激性政策,導致很多勞動力,包括大量卡車司機都還沒有回到市場。
據美國最大行業組織之一的美國卡車運輸協會(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估計,今年美國運輸業缺少8萬名貨車司機,而疫情前缺少6.15萬名貨車司機。再加上卡車、拖車和其它設備供應不足,進一步限制了貨物運輸能力。
夏業良表示,除貨車司機外,飛行員、機械維修師等很多崗位都缺人手。他以航空公司為例解釋說,疫情期間,航班停運,很多飛行員被航空公司解聘,但現在需求回升,有些被解僱的飛行員不願再回公司。
據CNBC報導,10月30日前後,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因人員短缺及天氣等原因,先後取消了2300多次航班,致13.6萬客戶受到影響。
夏業良表示,貨運受阻不僅限於美國,而是全球性問題。究其原因,他認為疫情是主因,同時還受能源短缺,以及局部地區政治和軍事衝突等問題影響,包括伊朗海灣油船被炸等恐怖襲擊事件,以及美國最大燃油管線遭黑客攻擊事件等。
目前石油價格已經超過每桶80美元。夏業良以他所在的弗吉尼亞州為例,當地油價已從去年的最低每加侖不到1美元,上漲到每加侖3至4美元,上漲三四倍之多。
「去中共化」帶來暫時性通脹
談到目前普遍關注的通脹壓力,俞偉雄表示,通脹問題產生的層面要超過港口擁堵的原因。他認為除能源價格上漲因素外,還有疫情爆發後全球供應鏈「去中(共)國化」的問題。
他分析說,國際社會努力改變全球供應鏈以中(共)國為核心的局面,造成生產成本上漲。但他認為這是暫時性的陣痛,儘管短期內還沒有調整過來。
「將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是非常危險的。」他解釋說,「疫情爆發造成供應鏈中斷,加上疫情期間中共限制口罩等醫療用品,使世界各國意識到對中國製造業過度依賴的風險,況且中國經濟經過近一二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勞工成本已經越來越高。」
此外,俞偉雄還談到,近期中國大面積斷電,也加劇了全球生產鏈的轉移。
俞偉雄還表示,美國港口擁堵是短期內的一個大問題,他預計數月內將會緩解。不過,夏業良認為,如果人員短缺問題不能順利解決的話,貨運成本可能會繼續攀升。
關於美國通脹壓力,夏業良表示,問題的出現與拜登政府密切相關。他認為美國經濟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包括對美聯儲主席和財政部長的任用。在他看來,目前美國處於歷史的重要關口,無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戰略上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責任編輯:邵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