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習近平是否接受美國的和平共處呼籲?
【大紀元2021年11月10日訊】11月7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接受美國CNN的專訪時表示,美國正尋求「與中國共存」,而非遏制中國或發動新冷戰。這一表態無異於宣告美國今後與中國將和平共處,一石激起千重浪,中國的網絡、媒體沸騰了,很多評論都認為美國內外交困,不得不如此做。海外的媒體一時無法轉彎,還在期盼沙利文是個人表態。
這正好證明我去年的預測:美國大選的結果不只改變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還將改變世界政治格局。
和平共處取代「影響、改變」
我多次說過,自基辛格以來,美國國務院當中負責中國外交的班底多是他的思想傳人,對華政策奉行「接觸、合作、影響、改變」,雖然事實上以「接觸、合作」為主,但「影響、改變」的姿態還是做了,比如人權外交,以及先後派出各種類型的NGO進駐中國,以環保、扶貧為主,但也有少量與法治、人權相關的項目。川普政府拋棄了這條路線,定義為「戰略競爭關係」,最後兩年對中國的制度抨擊頗多。民主黨拜登政府上台之後,忙於拋出志在改變美國政治經濟甚至美國人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各種政策,對外一直採取戰略模糊姿態。但COP26氣候峰會一事無成,回到國內又逢地方選舉痛失深藍色的維吉尼亞州,根據《今日美國》/薩福克大學(USA Today/Suffolk University)11月6日公布的民調,拜登的支持率已下降至37.8%,反對率為59% – 倒差21個百分點。當此際,拜登政府只得尋求籌謀已久的對外突破。
沙利文在CNN的專訪中就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做了提綱挈領的說明:1、美國將和中國開展競爭,但並非一場新冷戰。2、美國政府不會重蹈過去的「錯誤」,尋求改變中國的政治體制,美國將會尋求與中國的共存之道。3、中美雙方代表正在就關稅問題展開貿易談判。4、重申美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
第1點是美國對華新戰略的靈魂;第2點是對中美建交以來的對華政策的全面否定,是向中共表示尊重中共永久執政這一「核心利益」;第3點表示中美經濟合作仍將繼續,第4點涉及中美關係中的難點台灣問題。時間點也選得很好:11月8日,相隔一個太平洋的北京在忙著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解決習近平長久執政及未來中共的方向問題,算得上一份及時送達的「禮物」。
習近平對美國「和平共處」的建議將如何看?
據媒體消息,白宮11月8日宣布,正在召開白宮工作會議,研擬年底拜習會日期與細節,推測哪些議題會成為拜登與習近平對話的重點,雙方對會談的期待與底線都是什麼。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習近平是否會接受這份「和平共處」新提議,以及雙方如何敲定這份和平共處方案的細節。
第1點與第2點是兩國相處的原則,也是中共這些年來反覆向美國要求承諾的事項,現在美國主動提出,習近平沒有任何理由不同意。第3點是兩國保持經貿關係,這也是習近平需要的,因為不管這幾年中國與美國關係如何磕磕碰碰,美國仍然是中國貿易順差的最大提供者,2021年1-10月,中國對外貿易順差3.31萬億元,其中有2.08萬億元來自對美貿易,占比將近2/3。中國的外匯儲備自今年7月以來首次出現增長,10月份高達3.218萬億美元,中美貿易功不可沒。
拜習會真正的重點、要點、難點在有關地緣政治的談判,即雙方如何劃定勢力範圍。沙利文多次提到時中美之間要「避免誤解、誤判和意外衝突」,就是指地緣衝突。沙利文指出,美國希望營造一種環境,確保這兩個大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在國際體系中運作」。
亞太區域安全與台海關係
中國的地緣政治版圖早就從亞洲擴大到亞太地區。在南海以及亞太地區的動作早就引起了台灣與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嚴重焦慮,日、澳都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台灣也一直處於美國的保護之下。這些國家與地區的焦慮各有各的具體原因,台灣是擔心失去現有的生活方式與來之不易的民主政治;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防範上升到國家安全這個層面始自2017年。以往儘管中共對澳大利亞的滲透從政治、經濟到文化領域全方位實施,但澳大利亞並未產生足夠的警惕,直到中國與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達成協議,由中國資助該國重建一個珊瑚港,軍事分析人士警告說,這個港口可能讓中國「長驅直入」美國在南太的防禦「核心」,威脅澳大利亞東海岸通往美國的貿易路線,澳大利亞才開始重視中國威脅。這也是澳大利亞今年與英美國簽訂AUKUS協議,考慮為自己建立一支有戰鬥力、擁有先進核動力潛艇艦隊的原因。
台灣問題是中國政府最關切的問題,也關係到美國亞太戰略存廢問題。自從美國打算從阿富汗撤軍,台灣就取代中東成為中美兩國的衝突點。2021年5月1日《經濟學人》發表封面文章,封面就是將整個地球製作成一個藍色的圓圈,正中間的圓點就是台灣海峽,文章標題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點》(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認為中美需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在台灣海峽避免戰爭。
在CNN的採訪中談及台灣問題時,沙利文重申美國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和《與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並對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動搖兩岸關係安全與穩定的活動表示關切」。他亮出的底牌是:「從根本上說,我們所尋求的是維持和平與穩定,也就是維持現狀。」
這與歷屆美國政府所做的沒有本質區別。《與台灣關係法》說白了,就是「大陸不武,台灣不獨」,美國能夠讓台灣不獨,真正的困難在於如何才能讓大陸不武。中國現在經常聲明自己對台灣的忍耐已達到極限,威脅用武。
如何在地緣政治這一問題上談判並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恐怕取決於雙方對己方與對方的實力之估計。早在2019年,沙利文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共同撰寫了一篇《沒有災難的競爭:美國如何既挑戰中國又與之共存》的分析文章,其中對中國有估計:「與蘇聯不同的是,中國已深深融入世界,並與美國經濟交織在一起,……今天的中國在經濟上更強大,在外交上更老練,在意識形態上也比以前的蘇聯更靈活」,結論是中國不會成為第二個蘇聯。而中國對美國的估計則是美國正在衰落,習近平內部講話中使用「東升西降」、「中國終於可以平視世界了」。對己方的實力估計,雙方都沒公開表達過。但我的判斷是:美國是保持台灣現狀,能拖則拖,矛盾留到拜登任期之後;習近平則會認為拜登政府是美國近幾十年最虛弱的政府,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時段,會進行全場緊逼。
美國幾乎無法影響中國政界,而中國政府一直在設法滲透美國政界,前國務卿彭佩奧曾指出中國除了滲透華府政治圈之外,還努力影響州等地方政治。,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已裁定外國捐助者可以為美國的選舉活動提供資金,這為外國在美國外交政策上的支出打開了合法的大門。以後中國、歐盟包括中東國家都可以提供資金支持自己中意的候選人,美國政客則可以借選舉之名合法收錢。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