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0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針對歐盟2023年開始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徵收碳稅,經濟部次長曾文生4日說,國內大企業對減碳投入很深、上市櫃公司等已有因應策略,像電子業已要求供應鏈加入減碳。經濟部除了支持以大帶小也就是關鍵產業帶領供應商減碳作法,也將會給予中小企業協助。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邀請環保署長張子敬、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交通部次長陳彥伯進行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CBAM對企業影響、《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專題報告,並備質詢。立委蘇巧慧關切歐盟淨零碳排政策對國內鋼鐵、石化、水泥、電子業、中小企業產值影響。
曾文生表示,歐盟碳關稅主要課徵對象是水泥、肥料、鋼鐵、鋁、電力等5大類,短期只對國內鋼鐵業影響最大,中長期需密切觀察。台灣的電子業競爭力非常好,而且半導體生產效率是全世界最好的。他強調,歐盟碳稅是在同樣條件下競爭,只要台灣的產品較有競爭力,就不必擔心,「不是有課稅就對我們不利,因為別人同樣要課。」
蘇巧慧提到,綠色和平報告指出,如果美國、英國、日本、韓國都加入淨零碳排機制,台灣不提出政策影響會非常大,尤其是中小企業如小型零件加工廠、餐廳等與碳排關聯。
曾文生表示,已跟企業座談超過20場,陸續知道企業的因應策略,上市櫃公司其實都做了。上週五工總會議提到,以大帶小也就是關鍵產業帶領供應商的方向來減碳,經濟部會支持以大帶小作法,並協助中小企業。
曾文生說,經濟部將開始做碳盤查工作,現正在規劃讓中小型企業知道碳排要怎麼查、公司的碳排有哪些、哪些部分涉及成本,以及從能源、技術使用作出最好的選擇。
蘇巧慧建議,可以效法日本,日本環境省提供非常清楚的文件資訊,包括計算碳足跡、供應鏈,以及鼓勵因應環境、氣候而生的新產業來做這件事。韓國則把低碳與綠色成長法律直接立法。
曾文生說,環保署《溫管法》修法等於是母法,通過之後可透過配套政策執行,或如果要立法,也會評估透過法律來解決議題。
曾文生認為,2050淨零碳排像一場自由車公路賽,最重要是能抵達終點,又能夠拿到好成績。全世界碳排台灣只占0.56%,即使很努力的做,貢獻效果就是0.56%。但台灣是外貿導向國家,一定要在自由車競賽領先群當中,也希望能跟其他國家好好合作,取得比較適當的位置往前衝。
曾文生指出,歐盟今年7月14日提出CBAM,希望2030年能比1990年減碳55%,並確保歐盟產業競爭力避免外移,預計在2023年實施、2026年全面生效。CBAM管制248項目當中,台灣有212項輸歐,金額為新台幣245億,最主要是鋼鐵,占我輸歐總金額3.6%。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