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台南報導)出生嘉義縣義竹鄉芊仔寮的蔡茂松,因從小在家幫忙家務,直到九歲時,村裡成立了「和順分班」,黃禎祥老師逐一拜訪,才把孩子們找回學校,在「混齡班」學習。
小學借用廟堂上課,耳濡目染下,蔡茂松經常畫關公、大仙等宗教人物,獲得不少讚美。他說:「中學時,最大的願望是學畫符,到廟裡當赤腳仔仙。現在想想,還真有趣!」
村裡三個人考上新營高中,蔡茂松是其中一個,透過恩師黃禎祥再三登門求情,父母親才答應成全他的讀書夢。他說:「我的學費是媽媽養雞鴨賣來的錢。」
高中學校有一間美術教室,提供給對繪畫有興趣的學生使用,熱心的學長會主動指導學弟妹。蔡茂松就在這裡培養出繪畫興趣,他的藝術才華也經常被學校所重用。
高中畢業,蔡茂松自忖比較善於美術,所以報考國立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但是不曾拜師學畫,考試前連炭筆是什麼都不知道,幸好,熱心的學長不但送他一支炭筆,還傳授他作畫祕訣。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他竟然考取了!
良師益友 促進畫藝修為
進入藝專,蔡茂松師事傅狷夫、胡克敏、高一峰、孫雲生等名師。由於沒有繪畫基礎,程度落後同學一大截,透過一年的勤奮學習才迎頭趕上。二年級分組上課,他選擇了國畫組。不是對國畫情有獨鍾,而是基於經濟考量。蔡茂松說:「做雕塑、畫油畫要花很多錢,根本不敢選,而一支毛筆九十元,可以用三年。」
蔡茂松表示,他的畫受傅狷夫老師影響最深。除了紮實的筆墨基本功外,傅狷夫強調「師法自然」,並鼓勵學生「三多」:多畫、多看、多想。「多看」指汲取歷代名家精髓,體察天地自然奧妙。「多想」指經常探究畫理畫史,思索創作方向。因此,蔡茂松在寫生創作中多有體會,在題材上也展現出自我風貌。
在人品修為上,蔡茂松認為,藝評家姚夢谷對他的影響最大。姚夢谷曾以墨寶《閒則作畫,窮則讀書》相贈,提醒他遇到瓶頸時,只有讀書才能再現契機。建議他,從明清小品文入手,體會文人寫情敘景的角度,再運用到繪畫取景上。之後,他又閱讀了《莊子》,大大提升心性,純化藝術境界。
在蔡茂松的藝術生涯中,良師、益友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除了傅狷夫、姚夢谷老師,他與台南畫壇前輩蔡草如、吳超群也有極深的交情。跟同門好友羅振賢、楊智雄、黃明賢、張伸熙、王國和等人以畫會友互相促進,情誼深厚,並盡心照顧學子,提攜後進,共同承傳了南部水墨畫壇優質的風氣。
主張創作不能脫離現實
藝專畢業後到1980年的十幾年中,蔡茂松以參加各項美展競賽來磨練技藝。在全國美展、全省美展、台北市美展中,都榮獲過國畫類首獎,並先後獲得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及國家文藝獎殊榮。
蔡茂松應邀參展,舉辦個展及聯展共五十餘次,著有《國畫筆墨探源與欣賞》、《國畫教學研究》、《蔡茂松國畫集》(一)、(二)、《國畫創作理念解析》。1980年至2001年,任教於台南師範學院,退休後轉任長榮大學,致力提升擴展該校視覺藝術的面向與層級。2015年,在長榮大學退休,獲頒名譽教授,繼續指導學子。
2006年,蔡茂松擔任「台灣南方墨藝學會」創會理事長,倡導「台灣風格」的水墨創作理念和實踐。舉辦一至三屆「台灣藝術藝術系所校際水墨觀摩展」。也舉辦「仿古與創新:精緻小品展」,主張「學術創作與市場行銷」並重,推動產學合作。
以寫生為主的台灣風格
蔡茂松以寫生為主,強調自然,舉凡身邊周遭、外出旅遊看得到的景色都能入畫。他說:「藝專時跟張大千的學生孫雲生老師學過,對潑墨有研究,所以墨色較重。不過,主要是畫自己的個性。」
《天祥秋色》,獲得第三屆台北美展第一名。表現天祥一帶入秋後幽深寧靜的山色。採三段疊架式構圖,全畫以水墨為主,略施淡彩,這是他早期最常表現的淺絳畫風。
《抽沙圖》,蔡茂松用筆墨記錄安平一帶抽沙造陸的故事。大片的魚塭經過填沙造陸,成為新生地,造就另一波繁榮的景象。畫中蜿蜒的抽沙管,如一條灰色巨蟒,自遠處抽取海沙,由遠而近,最後於低窪處傾瀉而出,狀如泉湧。
《瓜田清曉》,蔡茂松對瓜園的情感來自童年記憶。他說:「我的外祖父、 父親都種瓜,從小我就看著瓜園長大。所以,我對瓜園體驗極深。」他曾先後以西瓜、絲瓜、冬瓜等瓜園為題材,應用花卉沒骨寫意的筆法,透過山水的構圖形式,創造出充滿感情的田野佳作。
《濤》,蔡茂松畫的巨浪拍岸,多取材自台灣東北角和佳樂水一帶沿岸地形。奇岩怪石的台灣海島景觀完全不同於中國傳統山水,所以也是他所鍾愛的題材。
《清塘佳趣》,因成長與居住環境的關係,蔡茂松對魚塭和水塘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對漸漸消失的魚塭,這類題材有一份懷舊的鄉土之情。竹竿錯落的是魚塘常見的景色,蔡茂松表示,竹竿的長短、粗細、左右斜線、間隔距離,在畫面安排上非常不易,即使是一根竹竿,運節的頓挫轉折都須留意。◇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