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台南報導)「阮家的厝邊,也有國際級美景!」月世界是台灣之寶,攝影家張武俊抱著挖寶的心,二十多年來陸續完成《夢幻月世界》、《彩竹的故鄉》、《古》、《菅芒花》等系列作品,每天吸引無數攝影愛好者及遊客前來朝聖,帶動當地的生機與繁榮!
來自台南歸仁的張武俊,1987年為了找攝影題材,想起小學遠足去過龍崎,對當地的吊橋留下深刻印象。去了那,他發現看似窮山惡土沒沒無聞的月世界,其實是個景觀奇特,人文豐富的寶地!從此一頭栽進去,無法自拔。
張武俊的妻子莊金玉說:「他每天凌晨3點半出門,10點前回家,白天睡覺,處理照片,晚上9點就出去和攝影同好喝茶交流至凌晨1、2點。」二十年如一日樂此不疲。
張武俊說:「為了得到好的作品,一定要堅持,用時間跟它耗,我選擇了最笨的方法每天來。」他指出,攝影跟繪畫不同,需要老天配合,注意氣象變化。丘陵地帶霧嵐很嚴重,所以,大部分時間花在觀察、尋找題材,等機會出手。
如詩如幻月世界
台南西南部山麓地帶,海拔50~400公尺之間,有一大片覆蓋青灰色泥岩的區域,因為長期受雨水沖刷,形成千溝萬壑頂脊尖峭的地形。由於地表通常呈現灰白色及一片荒漠的景象,或因其地表有能發光的礦物質,在明月照射下隱約發出點點熒光,所以稱之為月世界。這種泥岩堊地地形景觀奇特,世界罕見,是台灣地景上的瑰寶。
在草山月世界,張武俊發現三個最佳攝影點,「二寮、308高地、南化烏山頭」。二寮海拔204公尺,距台南市區約30分鐘的車程,從二寮拍攝草山月世界,即可拍到雲海。特別是夏季,下過西北雨的第二天清晨,雲霧飄渺,宛如仙境。張武俊說:「這裡視野遼闊,雲海層次豐富,彩雲變化無窮,交通方便,觀賞日出更勝於阿里山。」
張武俊的作品《草山月世界全景》,可以看到綿延山巒層層起伏,由近到遠依次是草山月世界、南化烏山、中央山脈、玉山山派,以及台南第一高峰大凍山。
「畫圖靠調色,攝影靠天色。」張武俊說:「色溫高畫面成藍色,低色溫呈現金黃或橙紅。紫色調是攝影時本來是藍色,突然天色變紅形成的。」一般拍風景營造氛圍都選在清晨或黃昏,就是為了掌握色溫的變化。
深藍色調的《金馬寮》,獲得台北美術館和高雄美術館的永久典藏。張武俊分享這個故事:「前一天晚上下大雨,一些道路崩毀,路很難走,前仆後仰滑倒過兩次,顧不得滿身泥巴,趕緊爬起來,抓住眼前的美景搶下鏡頭。」他玩笑說,摔這兩跤很值得!
色彩繽紛刺竹林
拍了六年月世界,張武俊在1992年舉辦《夢幻月世界》個展。這時,他發現月世界還有一寶「刺竹」,於是又全心投入,六年後辦了《彩竹的故鄉》個展。從此,引起全台攝影界與觀光客的關注,為當地帶來了人潮和商機,人口也漸漸回流。
月世界主要由泥岩、砂岩、頁岩等構成的青灰岩、白堊土地形。因高鹼性的白堊土不適合草木生長,只有生命力強的刺竹能在此地生存。三月初春,刺竹紛紛換上彩妝,竹葉由青轉黃、甚至橘紅,在明亮的陽光下為青灰色的山坡披上華麗的色彩。
張武俊說:「刺竹很特別,葉子一轉紅就落下,很快又長出綠葉。有些竹子上半段還是紅葉,下半段已經迫不急待的長出綠葉。」刺竹在光影中色彩繽紛,美不勝收!
聽張武俊在成大演講的分享,每一張作品都有故事,很精采也很感人。他說,竹林裡有很多青竹絲,為了拍竹,真的很害怕,壓力很大,夜夜難眠,經常半夜驚醒,喊:「蛇!蛇!」
破古厝展現新生命
月世界是個土地貧瘠、人口外流的地方,但張武俊以攝影的角度來看卻是一座有挖不完題材的寶山。即使殘破的古厝,在他的鏡頭下都變成一張張訴說性強,色彩、明暗對比性高的美麗畫面。
張武俊對當地的地理、環境、房屋、居民、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情感。他表示,看到先民住的土角厝、竹籠厝非倒即毀,覺得身為攝影人有把它記錄下來的社會責任。
拍完《古厝》系列作品後, 張武俊又發現月世界第四個寶貝,代表台灣精神的菅芒花。這期間他發表過《全台首學——台南孔廟》系列作品,而原本預定2005年辦《古厝》系列個展,因經濟關係作罷。目前《菅芒花》和晚期拍的《魚塭》系列作品即將公開發表。
攝影生涯大圓滿
張武俊的作品,不論是月世界的群峰、雲海、彩竹或古厝,在構圖上、色彩上都匠心獨具。當代攝影家柯錫杰讚歎說:「他的精神我非常的欽佩,我想我還沒有看過,台灣還有其他人,可以拍到能夠超過他的。」
從事攝影三十多年,張武俊是國內外攝影學會高級會士,數次獲得全國大賽金牌獎,獲台南市政府頒攝影藝術貢獻獎,今(2021)年又獲得台南市卓越市民的殊榮,作品為國內各美術館及奇美藝術館典藏。
張武俊非常感謝,妻子這輩子毫無怨尤的辛勤持家,讓他無後顧之憂的盡情於攝影領域。2013年,張武俊捐贈672幅作品給台南美術館。他表示,雖然不捨,但是自己有相當年歲了,像嫁女兒一樣,給它們找一個最好的歸宿,了結一樁心願。
因為攝影而帶動了月世界的生機與繁榮,並把台南美景推向國際。張武俊感到無比欣慰:「雖然這些年來付出很多,但是很有成就感。因為,我一步一腳印,後面很多人跟隨著我的腳步走。」◇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