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紐約新聞

報告:紐約今冬供暖成本預料飆升

去年紐約住宅的平均月取暖費用為770美元 今年或飆到935元 電價也漲
圖為2021年2月1日,紐約時代廣場積雪數吋,除雪車進行除雪。(黃小堂/大紀元)

【大紀元2021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今年紐約的家庭取暖費預計將上漲。根據紐約州公用事業監管機構的報告,今年的天然氣供應合同明顯高於去年,按照目前的趨勢,如果全州出現異常寒冷的冬天,紐約居民將雪上加霜、更受價格飆升的影響。

圖為家用取暖器。(Tim Boyle/Getty Images)

紐約州公共服務廳監測全州的能源使用(//www.dps.ny.gov/),其數據顯示,與去年冬天相比,家庭取暖費預計將增加21%,部分原因是天然氣期貨價格飆升。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截至2018年,大約五分之三的紐約家庭用天然氣取暖。

在紐約運營的幾大公用事業公司10月6日在DPS網站上提交了各自的年度報告,其中一大重點是關於紐約州電力和天然氣系統進入冬季的準備情況。

其中,Rochester Gas and Electric預測天然氣客戶在冬季的費用平均增長約33%。

去年冬天,從11月到3月,紐約住宅的平均取暖費用為770美元/月,部分原因是氣溫低於往常。如果紐約州今年的預測準確,今年同樣的帳單將升至935美元。然而,實際帳單價格仍將取決於今年冬天的寒冷程度和客戶的使用情況。

具體而言,紐約州的公用事業公司——例如聯合愛迪生公司(Con Edison)、紐約州電力和天然氣公司(New York State Electric & Gas Corp.)和羅徹斯特燃氣和電力公司(Rochester Gas & Electric)——預計今冬將為不同種類的冬季天然氣供應平均每dekatherm(1個dekatherm相當於約一千立方英尺)支付約3.38美元。

而去年冬天,公用事業公司為每dekatherm支付2.38美元。可見增幅之大。

DPS列出了價格急劇上漲的幾個原因:其中包括2021年2月德克薩斯州的一場冬季風暴,導致天然氣儲存嚴重失調,還有影響國內供應的各地風暴。

全球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也更大,這增加了美國的出口。部分原因是全球經濟從COVID-19疫情中復甦,推動了電力需求,世界各地的天然氣價格預期上漲。

因此,如果紐約州的預測準確,今年可能是自20142015年以來家庭取暖費用最昂貴的一個冬天,去年冬天帳單900美元就到頂了,今年可能就不止。

電價也將高於去年冬天

預計即將到來的冬季,全州電價也將高於去年冬季,儘管紐約州公共服務委員會(PSC)表示,商品價格可能因天氣和其它條件而有很大差異。

紐約PSC主席克莉絲汀(Rory Christian)在公告中說,公用事業公司已經對全州大約70%的住宅用電需求進行了對沖,準備好保護今年冬天可能會出現的意外電力市場價格波動。天然氣公用事業公司也已對沖了大約53%的天然氣需求。他預計本季度的需求將能夠得到滿足,他們將繼續密切監視為紐約州服務的公用事業公司。

為減少能源使用,PSC也採取行動減少國家電網下游服務中的天然氣使用量,鼓勵客戶使用Nest恆溫器等智能技術系統,在某些時段把恆溫器調到可以忍受的溫度即可,降低消耗。

「我想鼓勵有需要的紐約人利用這些可用的機會。」克莉絲汀說,有直接財政援助形式,也有維修和更換供暖設備的技術支持,通過這兩種形式幫助有需要的個人降低成本。

申請聯邦援助項目

紐約州有幾個項目可以幫助貧困人士支付水電費。

州長霍楚爾(Kathy Hochul)日前宣布,提供超過3.73億美元的家庭取暖援助。紐約州通過家庭能源援助計劃(Home Energy Assistance Program, HEAP)向符合收入條件的紐約居民提供家庭取暖援助。該計劃已開放申請。

符合條件的房主和租房者可能會獲得最高751美元的供暖援助,具體取決於他們的收入、家庭規模以及他們的房屋供暖方式。

今年,年收入低於6.3萬美元的四口之家有資格獲得取暖費補助。收入門檻因家庭規模而異。詳情請訪問紐約州臨時殘疾援助辦公室的網站(//otda.ny.gov/programs/heap/contacts/)。

此外,霍楚爾還提供了1.5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以幫助低收入家庭支付拖欠的取暖水電費,也歸紐約州臨時殘疾援助辦公室管理。

去年春天,州議會延長了一項禁令,以防止公用事業公司切斷那些因疫情經濟困難的用戶的水電煤氣服務,但從12月下旬開始,禁令結束後,公用事業公司將恢復對未付款的住宅進行斷電,因此本季的HEAP援助更顯重要。

此外,PSC最近宣布擴大低收入能源負擔能力(Energy Affordability Policy, EAP)計劃,為低收入公用設施客戶提供帳單折扣,此舉預計讓公用事業公司獲取月度折扣的低收入客戶數量增加100萬戶。◇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