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針對台灣白海豚數量從近百隻減少到僅剩65隻,多個環團8日到監察院遞交陳情書指出,西海岸離岸風機、台中港天然氣接收站等開發案、廢棄漁網與漁具等,對白海豚都會造成生存威脅,保護白海豚是跨部會問題,但多年來感受不到政府保育決心,希望監察院督促行政單位更積極,別讓白海豚在台灣人手中滅絕。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2008年1月8日把台灣白海豚列為極度瀕危,同年環團在行政院替白海豚陳情。據海保署2020年調查報告,從新北淡水河到台南將軍漁港,進行海上調查,航行19次,共目擊32隻白海豚。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陳秉亨指出,據海委會2020年白海豚族群調查報告,白海豚數量又比2019年更少。在行政院陳情經過12年,白海豚族群數量越來越少,並沒有看到行政單位有相對應作為。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郭佳雯表示,科學證據顯示台灣白海豚因地理隔絕,只出現在台灣西部沿海,但政府卻一直不肯承認台灣白海豚特有種地位,所以造成只要金門有中華白海豚擱淺時,很多報導就會把IUCN紅皮書上「易危物種」中華白海豚誤報為極危物種,殊不知只剩下65隻的台灣白海豚,才是極度瀕危物種。如果連全民教育都做不好,談什麼保育?且政府一直只做台灣白海豚族群調查,不把經費轉移到保育工作,讓人感受不到政府的決心。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指出,台灣白海豚瀕臨絕種的主因包括漁業不當漁法、噪音、水汙染與空氣汙染、填海造陸棲息地不見、水資源減少。白海豚是跨部會問題,包括國防部、經濟部、環保署、海委會等。12年不但沒有做保育,也沒整合各機關努力保護白海豚,反而引進對白海豚更危險的開發案。
陳秉亨表示,西海岸離岸風機,很多鯨豚學者呼籲水下噪音標準不足以保護白海豚;台中港又要蓋一座天然氣接收站,對白海豚棲地也會造成很嚴重的切割,白海豚的危機一直都有。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兼任助理許馨庭說,10年前國光石化預定蓋在彰化溼地,因設置場址會阻礙台灣白海豚迴游,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為開發的正當性,強調台灣白海豚可以轉彎,避開障礙物與開發案,轉彎的論述一直是大眾笑柄,但目前綠能政策與離岸風機一樣期待白海豚會轉彎。
許馨庭進一步提及,近年海保署公布白海豚調查,發現3大群體分布在大安溪、台中港與彰濱工業區海域及麥寮外傘頂洲海域,但離岸風機場址或天然氣接收站的外擴防波提擴建,通通貼著或與白海豚棲地重疊,白海豚遇到開發案不會轉彎。她呼籲,保護白海豚,最急迫的是讓它的數量止跌回升。
關於白海豚保育措施、政策,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執行祕書施仲平指出,都是錯誤的。劃定保育區、重要棲息環境根本就有問題,北界桃園到南界嘉義都沒有完全涵蓋白海豚可能出沒的地方,只包括看到白海豚的地方。此外,漁業署可能因為預算不足或不敢得罪漁民,常常見到非法的漁業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刺網與拖網充斥白海豚的生存環境,危害白海豚棲地、食物、生存安全。◇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