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涉疫奶棗」密接者成追查目標 被批荒唐
【大紀元2021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採訪報導)近日,山東「涉疫奶棗」突然成為全國多地緊急追查的目標,甚至密接者、次密接者都被帶走隔離,引起輿論譁然。中共當局的做法遭眾人質疑,認為「荒唐」。
奶棗從原料到成品,當中經過海運、到生產過程、到出廠銷售,期間超過一個月。而新冠病毒在常溫下被認為最多只能存活幾小時至一週。
這是繼進口的冷鏈食品、汽車配件、車厘子被核酸檢測陽性後,進口奶粉再中招。核酸檢測出陽性並不一定是活性病毒,至今大陸沒有一起是因為進口冷鏈食品、或其它食品導致人感染疫情的實例。
而中共一直強調各地要加強冷鏈食品的控制,這裡進口那裡進口檢測到陽性,被外界認為是中共當局藉此甩鍋疫情。
大陸各地突然集中通報涉疫奶棗
1月30日,天津、山西、浙江、河南、江蘇、貴州等多個省市通報涉疫奶棗流入情況。山東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分進口乳清粉及奶棗產品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流入各地的奶棗中也檢測出陽性。
報導還稱,如果1月5日以來曾購買該公司涉疫奶棗,及時向所在轄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
而最早出現涉疫奶棗的消息是1月23日,山東臨沂市,蘭山區發布了尋找密接者的公告。
公告稱接棗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函,一批涉疫奶棗流入,目前已全部封存,尚未進入銷售,兩名密切接觸者李某A、李某B已於1月20日已被隔離,核酸檢測為陰性,正在查找這兩個密接者的密接者。
大紀元記者31日致電蘭山區疾控中心,接電話工作人員表示,這批棗子是外地生產,他們是接到通報後,封存了有關的奶棗,並對密接者跟蹤,未發現任何問題。
而對目前大陸多個省市稱發現涉疫奶棗問題,對方表示並不清楚是不是同一批次。
大紀元記者致電當地的市場監督部門,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天津防疫指揮部發通告稱,山東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購買到港的進口乳清粉,用作生產奶棗原料,部分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因此他們前往企業去核查有關的產品,發現企業的產品中監測是陽性的,然後陸續對各地發了相關的通告。
「食品檢驗出陽性,並不一定是活性病毒,如果是死的病毒並沒有傳染性,如果因此對接觸奶棗的人進行集中管控,是否因此浪費國家資源?」就這個問題,對方也向記者承認,按照理論來說,根據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的特點,奶棗感染人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但對方強調,這種觀點應該是要由疾控中心的專家來說,而不是像他這樣普通的工作人員來說。
記者一直無法聯繫上相關的生產企業。也有陸媒報導,相關生產企業於1月18日就關閉了,而且這家企業是今年剛投入生產的招商引進的企業。
貴州衛健委等罕見否認奶棗引起感染
正值大陸全國各地紛紛加盟對奶棗進行大規模檢測、集中隔離奶棗的密接者與次密接者之際,山東市場監督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向大紀元記者推薦貴州衛健委的說法,認為是對涉疫奶棗事件比較客觀的看法。
貴州相關報導首次出現了這樣的字樣:該批涉疫奶棗從原材料進口、加工生產再到消費者手中,至今已在室溫下保存長達1月有餘(病毒在自然環境中一般存活時間在7日左右),並且山東及全國範圍內未見直接接觸該產品引起的病例報告,也未見從該批產品中分離出活病毒的報導,檢測樣本中雖呈陽性,但其傳染性較小,因此由該產品引起感染風險不大。
31日,中共國務院召開聯防聯控機制新聞會,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也首次表態稱,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極小。
她稱,核酸檢測主要是針對病毒的核酸片段,無論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檢出核酸陽性,因此食品檢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它就具有傳染性。
無獨有偶,數日前上海疾控中心專家張文宏也稱,經過冷鏈食品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就像空難概率的低,並且明確說明大陸至今沒有一起確診病例是因為冷鏈食品而感染。
美國病毒學專家林曉旭博士認為「總算有人說實話」,中共的「甩鍋」如今被自己的專家打了臉。在他看來,中共政府檢測冷鏈食品是出於政治需要的荒唐做法,是「上下一條心忽悠老百姓」。
購買奶棗的密接者和次密接者都被隔離
微博「山東涉疫奶棗流入多省」熱搜中,31日,有網友反饋,「我媽同事買了,現在連我媽都被隔離了。」
有網友回應表示,「我媽倒是沒去,我媽同事還沒有收到就被隔離了。」「我也不知道她買的是那家的,不過還沒有收到就有人給她打電話叫她去隔離。」「而且好像是放在物業還沒有來得及拿,應該是直接順著訂單一個個查的。」
還有網友回應,「好傢伙,還沒有收到也要被隔離哇。」
更多的網友評論認為「荒唐」。
有美食博主說,「我是真不敢相信,這是2021年。生命在於折騰嗎? 」
責任編輯:高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