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通曉陰陽術數 醫術奇特的元代名醫葛可久

文/顏丹
葛可久在其撰寫的《十藥神書》自序中寫道,「後遇至人,同處三月。斯人極明醫道,精通方術,用藥如發矢,無不中的。」(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74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元朝末年,江浙一帶有位與丹溪學派的創始人朱丹溪(名震亨,字彥修)不相伯仲的名醫,他叫葛乾孫。

葛乾孫(1305~1353年),字可久,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天賦異稟、氣質不凡,且身材魁碩、體力超群。未滿二十歲時,他就喜歡鑽研擊劍之術以及排兵布陣之法,甚至對「百家眾技,靡不精究」,且「通陰陽、律曆、星命之術」。

成年後,他改變了往日的喜好與志向,開始用功讀書,後在科舉考試中出語不凡。那時,主試官只按照固定的取士標準來選拔人才,不肯錄用言辭不羈的人。葛乾孫的文章獨樹一幟、新穎大膽,主試官反覆誦讀、不忍放手,最後還是把他列入第二批的待選名單中了。葛乾孫說:「參加科舉很不值得,難道還要我背離經旨、用諂媚之詞來逢迎主試官嗎?」從那以後,他就不再參加科舉了。當時的史官黃溍很欣賞他的文采,於是勸他出仕,他也沒有答應。但他時常教授讀書人學問,這些人經他指導後,都大有進益、獲益匪淺。

葛氏一家四代行醫,跨越宋、元、明三個朝代,以葛乾孫最為著名。葛乾孫的曾祖父葛思恭以醫術名於宋代;祖父葛從豫博覽群書,尤精於醫;父親葛應雷研究家藏方書,醫術也不同凡響。

葛應雷在世時,劉完素、張元素的醫學流派尚未在南方興起。那時河南有位李姓名醫在蘇州做官,他與葛應雷探討醫術時,極為驚歎,於是把劉、張二人的醫書送給了葛應雷。此後,這二人的醫術便開始在江南一帶盛行。

葛家有祖傳的醫書和藥方,葛乾孫為繼承家業,從小就開始學醫,「考究方脈,三十餘年。」他四處遊歷,看到很多博學的醫生竟然不會治病,於是他「日夜苦心用志,務在中病」。

葛家有祖傳的醫書和藥方,葛可久為繼承家業,從小就開始學醫。示意圖,圖為《黃帝內經‧素問》。(台北故宮博物院)

他的醫術渾然天成,治療方法很獨特。這不僅是因他繼承了家學的緣故,也是由於機緣巧合幸遇高人指點所致。葛乾孫在其撰寫的《十藥神書》自序中寫道,「後遇至人,同處三月。斯人極明醫道,精通方術,用藥如發矢,無不中的。」他覺得此人「必神人也」,於是就拜其為師。他「得授奇方一冊,閱之」,「如久旱逢霖,夜行得月,心中豁然。」回到家鄉後,他每次用那些方子,都是「一用一捷,無不刻驗」。

葛乾孫一般不願給人看病,但只要出手治,就會用出人意料的奇招,且療效也令人稱奇。從丞相到地方官,只要他們得了怪病無人能治時,就會請葛乾孫去醫治,最後都是藥到病除。

而對於普通人的怪疾,葛乾孫不用診脈開方,也同樣能應手而愈。有富家女得了一種怪病,其四肢麻木,兩眼直瞪前方,不能進食。其他醫生都看不好,只得請葛乾孫去診治。他到了女子房中,一看便知究竟。於是,他命人將房中的香奩、流蘇等含有香料的梳妝用品全都清理出去,然後挖了一個地坑,只把那女子放在裡面。葛乾孫叮囑其家人,如果女子的手腳動了,就去告訴他。過了許久,那女子果然抬起手腳,嘴裡還發出唿聲。葛乾孫又給她吃了一丸藥,第二天,她自己就從坑裡出來了。原來,此女平日裡愛用香料,她的脾臟被有毒性的香氣所侵蝕,所以才會有此症狀。

一位書生得了傷寒,出不了汗,等葛乾孫見到他時,他已發狂,沿著河邊拚命奔跑。葛乾孫索性就把他推到水裡,並且好一會兒才把他撈上來,再用厚棉衣把他裹住。最後,他汗出來了,病也好了。

葛家鄰居有一婦人即將臨盆,但氣逆難產,腹痛不已。葛乾孫過去看罷,用手擊案,厲聲大喝。婦人一驚,就順利地產下了一男嬰。葛乾孫說:「我看你臉色發青,氣機上逆,這是腹中的胎兒在往上頂,再遲就救不了了。如今你猝然受驚,孩子才能生下來。」

有一人經常腹痛,葛乾孫看過後,對其家人說,這人腹中有隻肉龜。他說:「等病人熟睡後,我才能用針刺其腹部,這事不能讓病人知道,否則他腹中的龜就會藏起來。」這家人聽罷,給病人灌了很多酒,讓他昏昏睡去,然後趕緊把葛乾孫請來。葛乾孫用針急刺病人的腹部,病人一下就驚醒了,接著喝下一碗瀉藥,就把龜排出來了。只見那龜的頭上還有小孔,正是那針刺中的地方。

有一人經常腹痛,葛可久看過後,對其家人說,這人腹中有隻肉龜。示意圖。(Pixabay)

葛乾孫一生療疾如神,而在製作藥材時,他也十分謹慎,他曾經把大黃炒變了顏色,於是就全部扔掉不用了。葛乾孫對待醫學態度嚴謹,為人「倜儻而溫雅,慈愛而好施」。他與人交往時,從不看其身分,治病時一視同仁,盡心盡力地為病人醫治。有時,貧苦之人拿祭祀用的紙錢來換藥,他也不介意,就按照病的輕重,挑選上好的藥材贈與他們。他用心至仁,因此無論是否賢德的人,都對他禮敬有加。

那時,葛乾孫的大名已響徹大江南北,吳人遊歷四方時,總有人問起他;各地的士大夫經過吳地時,也必定會去拜訪他、向他請教。

葛乾孫療疾如神,料事也如神。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有徽軍入江浙,吳人都很害怕。浙西廉訪僉事李仲善找到葛乾孫,與他商議對策。葛乾孫勸他修築城牆、以守為攻,並請求讓自己來負責此事。李仲善聽了他的話,立即覺得膽氣十足,於是依計行事,築起了城牆。最後,葛乾孫的辦法很奏效,當地老百姓都平安無事。

徐顯在《稗史集傳》中記載,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葛乾孫跟他一起遊開元佛舍時,悄悄對他說:「我聽說中原地區的豪傑正在起事,但我來不及參與了,這是命。」葛乾孫又說:「六氣淫厲,我命犯司地(一說咸池),很危險,快要死了,而大限就在秋天。」徐顯不信:「何至於如此!」一個月後,葛乾孫果然病倒了,但徐顯去看他時,他依然有說有笑,並無痛苦。等到七月入秋,一日葛乾孫沐浴完,就安然離世了。這年,他四十有九。

葛乾孫一生所著的詩、賦、記、頌、銘、贊、引、序、論、說,有若干卷。除了《十藥神書》,他撰寫的醫書還有《醫學啟蒙》、《經絡十二論》。他的兒子觀、晉、渙、升,個個都很孝敬、敦厚、謹慎,亦能繼承家學。@*#

參考資料:

元‧徐顯《稗史集傳》
明‧黃暐《蓬窗類記》
《明史‧列傳》卷二百九十九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綜錄醫術名流列傳》
明《霏雪錄》
明《吳縣誌》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現代人對中醫或存在著這樣一種誤解,認為中醫治病療效慢,不如西醫那麼立竿見影。其實,藥到病除的真實例子在中國古代的醫籍中可謂比比皆是。還有許多疑難雜症、用藥物已無法治癒的疾病,用針術就能應手而癒。
  • 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行似乎已成奢談。在腐敗橫行的當下中國,連醫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場所。不收紅包、不求名利,甚至還傾囊相助的醫生,或許只能在史書中看到。
  • 聽過扁鵲這個人嗎?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神醫呢!他看病究竟有多麼神呢?我們就來聽聽神醫扁鵲的故事。
  • 中醫治病對醫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療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醫,往往都懷揣著「大慈惻隱之心」、「普救含靈」之願。道在先,術在後,術只是道的延申與外化。當後人歎服於古代醫者將神妙的針術、奇準的脈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時,就該想到他們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遠的有德之士。本篇將介紹幾位精於脈術且德行出眾的清代名醫。
  •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哪怕只翻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醫籍,我們依然會發現,懷揣著治疫奇方、偏方的醫生也並不少見。本篇講述的只是這類被記載下來的眾多名醫中的幾位,願以此來洞見古代中醫醫術的深邃與精深。
  •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古語云,一德、二命、三風水。可見命數皆源於累世所積攢的陰德。一般來說,人死不能復生,但源於道法自然的古代中醫,卻一直在不斷地演繹著起死回生的醫學奇跡。如果德是命的根本,那些死而復生的人或許就是命不該絕,而懷揣著神妙醫術的醫者能及時出現,也同樣是德與福、祿、壽之間所產生的因果使然。
  • 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用來診斷病人病情的最常見方式。然而,這四種方式中的每一項又都會因為醫生的領悟力不斷提升而發揮到極致。如通過切脈,能精準判斷出病人的病情、身分、生死之期,乃至前途、命運如何,就是能讓人感到古代醫術精深微妙的表現之一,這也是醫道同源的最有力證明。
  • 古代中醫能施行外科麻醉手術,還能「換心」。扁鵲是中醫學的祖師、「脈學之宗」,他是最早運用脈診來診治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他的換心術和起死回生醫術在當代名播遐邇,得有神醫之名。
  • 經前乳房脹痛與情緒改變,屬於經前緊張綜合症,中醫怎麼看?(Shutterstock)
    程士超,號上達,是廣西桂平人。他生於嘉慶年間,在道光、咸豐、同治、光緒這四位皇帝統治期間,一直是廣西一帶頗負盛名的良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