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竹苗

電動車打團體戰 不同品牌未來充電也能共用

工研院2020年9月29日聯手產官研近五十餘家廠商代表,共同成立「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首排左三:經濟部工業局金屬機電組科長童建強、左四: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技術產業推動聯盟主席胡竹生、右三: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陽毅平、右二:工研院機械所數位長王傑智)。(工研院提供)

【大紀元2020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倩玉台灣新竹綜合報導)工研院9月29日聯手產官研近五十餘家廠商代表,共同成立「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期以集結眾力,整合台灣產業與消費者的需求,制定共同充電介面,以共容的充電傳輸與通訊標準,解決過去電動車輛無法互相充電的情形,有利台灣打造電動車產業生態系,提供消費者更方便的充電環境,強化國際市場競爭力。

因應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成為汽車與大客車產業重要布局,也帶動相關充電設施蓬勃發展。根據市調機構彭博社(BNEF)資料顯示,電動車市場潛力無窮,2020年電動車銷量為170萬輛,全球市占率為3%,到2023年將增為7%,總量約540萬輛,預估2040年全球小客車銷售量將有58%為電動車,電動車未來前景可期。

「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技術產業推動聯盟」主席暨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表示,目前國際電動車的充電標準有四種,台灣均有業者投入發展,但由於現今市面上沒有共容的電動車充電介面,廠商各自生產的電動車與充電設備,面臨沒有共通語言,進而無法互相溝通,同時國內也缺乏完善的驗證規範,因此電動車在充電發展上,面臨生態系統複雜與法規驗證的問題。

有鑑於此,「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技術產業推動聯盟」集結產官研的力量,串接廠商與消費者的需求,將制定共容的電動車充電介面,以利政府設置公共充電站,提供使用者更便利的充電環境,促進電動車產業發展。

「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技術產業推動聯盟」組成單位,包括部會如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環保署;國營事業如台灣電力公司、台灣中油公司;研究法人與測試單位如工研院、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相關公會有車輛工業公會、電電公會、車輛代理商公會、歐洲商會;廠商包括各大汽、機車廠、巴士廠與充電營運商,如裕電能源、拓連科技,以及充電製造商如台達電子、華城電機、起而行綠能、飛宏科技等近50家廠商。

工研院表示,身為產業好夥伴,積極擘畫「2030技術發展策略與藍圖」,因應當前產業發展與未來市場趨勢,結合機械、電子等跨領域的研發優勢,開發電動車技術,協助提升我國電動車充電產業發展,共同努力邁向綠色經濟與永續環境。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