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紐約新聞

各州年輕人熱愛華埠 自發籌款助商家

「獻愛華埠」幫助華埠受災戶商家 短時間籌資超過2萬美元
「獻愛華埠」創辦人Justin McKibben(左一)與現場年輕義工準備為孔子大廈的獨居老人派送中秋禮品。(林宜君/大紀元)

【大紀元2020年0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疫情爆發後,紐約曼哈頓華埠與各區華人商圈遭受重創,不少當地非營利組織發起網絡籌款,為商家減輕不少經濟負擔。3月甫成立的「獻愛華埠」(Send Chinatown Love)不僅幫忙籌款,還會協助傳統商家建立網頁,推廣市場營銷。

社區領袖劉林劍虹(右二)與「獻愛華埠」成員講解如何在派送月餅時,詢問住戶是否完成人口普查。(林宜君/大紀元)

創辦人不捨愛店關閉建平台

「獻愛華埠」的創辦人Justin McKibben是位工程師,他並不是紐約客,當初會想成立非營利組織為華人社區募款,只是因為他愛吃的餃子店傳出即將結束營業的噩耗。

「獻愛華埠」伸出援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他們現在沒有要結束營業了。他們曾經關閉一陣子,但現在他們已經募到一定程度的款項,所以不會結束營業。」Justin McKibben說,「我們正在嘗試協助幫他建立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而不是只有幫他們生錢。」

「因為有很多商家在經營時遇到困難,所以我們很努力地與他們接洽,告訴他們:我們可以為你募款、一起腦力激盪想合適的辦法,比如建立商業模式。」Justin McKibben說。

近期,「獻愛華埠」更是幫助了因為火災差點關閉的華埠「茶花苑」在短時間內籌資超過2萬美元,讓店家打消關店的想法,從災情中重新振作。目前,一共有16家餐館接受「獻愛華埠」幫忙籌款,募得捐款與禮物卡的總金額達88537美元。

不同族裔共同「獻愛華埠」

不同於華埠或華人社團,「獻愛華埠」的成員不一定就是華裔,甚至也不是道地紐約人。成員來自不同族裔和出身地,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喜歡華人餐館。

「獻愛華埠」合夥主管Grace Chang是來自美西的韓裔美國人,她表示自己是因為工作所以在紐約生活。

「我們的團隊有36人,有些是全職義工。我想大概有10人,或是15到20人,都不是華裔。過去半年,我們已經這麼做了。你不需要會講中文,因為有太多事情你可以做的。」Grace Chang說。

而當她需要普通話、廣東話或福州話的協助時,「獻愛華埠」也有成員能協助,「我們可以一起協助華埠」。

華人社區各有不同幫助方式

「獻愛華埠」在協助華人商家時,發現了不同社區的店家,有不同的需求與難處。這也讓他們在幫忙店家時,能更靈活地提供解決方案。

「比如唐人街,很多生意都是依靠夏天的遊客,冬天就靠夏天掙好的錢過冬。可是今年疫情根本就沒有遊客來曼哈頓唐人街,所以不管是餐館還是賣衣服的,生意都受影響。他們本來一週開七天,可是現在只開兩天。因為他們只有一個員工能在那邊繼續上班。」「獻愛華埠」的社區領袖Marcia Hu說

「法拉盛的生意雖然不是很依靠遊客,可是很多住在法拉盛的人,他們根本就不想出門買菜,不想出門買飯,也不太會用app叫外賣,所以這些餐館也有這個問題:雖然開門了,但是也不知道怎麼來聯繫他們的客人。」Marcia Hu說。

「布碌崙跟法拉盛的問題差不多,他們不知道是不是要開門,或是開門了,居民不太願意去買東西。而且這兩個地方都比較難申請戶外用餐,因為公交比較多,機會比較少。店面前如果有公交車路線,你就申請不到戶外用餐的許可證。」Marcia Hu說。

傳統商家需要年輕想法協助

Marcia Hu指出,疫情還沒真正影響到紐約時,唐人街、法拉盛八大道的亞洲商家,都已經慢慢感受到人們已經比較不去那邊。「可能大家不太了解,一聽說病毒是從中國來的,就認為全部中國人都能傳染這種病毒。」

「所以我們想找辦法來幫助他們,支持他們的生意。所以我們就找了一些工程師、講中文的人、設計師,看我們能不能幫他們(店家)設計網站、募款。每兩週把錢給他們(店家)。」她說,「獻愛華埠」會特別協助只收現金、不熟悉網路知識的傳統商家,教店家設計網站,並為店家講解市場營銷的手法。

「我們幫店家建立(募款)頁面,許多店家沒有任何數位形象,我們會安上募款按鈕與禮物卡選項,那麼捐款人就可以透過網站,了解他們想要捐錢給哪位商家,或者買禮物卡。」Grace Chang說。

Grace Chang表示,當「獻愛華埠」先前幫助的華埠商家知道有月餅與茶葉訂單時,非常開心。「商家不是只想要捐款,他們也想要工作。」她說。這是個好的循環。

拜訪「獻愛華埠」網站,瀏覽需要幫助的商家與他們的故事,網站語言有中/英文選項:sendchinatownlove.com ◇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