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近期北捷隨機殺人案、小燈泡等社會案件,讓思覺失調症患者受外界矚目,對此,醫生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也是疾病的受害者,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是對患者及家庭也是種傷害,社會的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患者蒙受沉重的壓力、無法前進。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思覺失調症在台灣的發生率約是1%,也就是說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很多的患者因為受到疾病的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
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說明,思覺失調症其實是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症狀涵蓋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相關症狀、情緒相關症狀及解組症狀,因此醫師須經多面向評斷後才能夠確診,目前思覺失調症急性期的治療多專注於減少正性症狀,但是後續病患如何回歸社會,降低家庭與整體的社會負擔,也是一大課題。
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也是疾病的受害者,而不是社會事件的加害者,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是對患者及家庭的另一種傷害,很多患者自己也很擔心「有一天我會不會也傷害別人?」,社會的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的壓力、無法前進。
邱南英建議,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囑,接受追蹤,家屬要密切關懷,提供支持,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相信疾病不會再復發,目前也有很多資源幫助患者重新出發,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及社會復健計劃等非藥物治療方式,另若社會能再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包容,相信會有更多的思覺失調患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減少暴力、攻擊相關的事件發生,讓患者能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創造好的正向循環。◇
責任編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