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轉李登輝美國演講稿 文章被刪
【大紀元2020年08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頓報導)被稱為「民主先生」的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去世後,受到各界熱愛民主自由人士的緬懷。中國人民大學旗下的微信公眾號也轉發了李登輝1995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全文,但僅僅數小時後,該文就被刪除。
7月30日晚7時24分,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因病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去世,享年98歲。包括中華民國現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很多政要及民主人士,都對李登輝都有很高的評價,稱他通過不流血的「寧靜革命」,帶領台灣從威權體制轉型成為民主國家,因此被各界譽為「民主先生」。
7月31日早,中國人民大學旗下的「中國憲治網」微信公眾號轉發了李登輝這篇著名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說全文, 但該文僅僅存活數小時,到當天上午10時,就被發布者刪除。
李登輝去世後,中共官媒幾乎一面倒批李登輝,宣稱其搞「台獨」云云,而中國人大旗下的「中國憲治網」轉發李登輝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稿,替李宣傳民主、自由思想,立即招致大陸「五毛」網軍的強烈不滿。他們在微博稱中國人民大學「有內鬼」、「敵人在內部」,並要求校方給出說法等。
那麼李登輝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稿具體說了些啥,讓中共當局封殺該文?
李登輝1995年6月以個人身分訪問美國,並在美東時間6月9日下午在康乃爾大學發表題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公開演說。這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中華民國總統首次訪美。
康乃爾大學是李登輝母校,他1965年至1968年在該校攻讀農業經濟博士;他也曾在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農業經濟,並於1953年取得碩士學位,同年從美返回台灣。
李登輝在演講中,大談民主、自由思想,18次提到「中華民國」,並講述「中華民國」在政治、經濟、社會中取得成就——即「臺灣經驗」。
他還講述了自己1988年接任總統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民主發展過程:首先,解決資深民意代表退職問題;其次,1991年至1992年全面改選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使之更能充分反映民意;1994年完成了臺灣省省長、臺北和高雄市市長的直接選舉;而明年春天(1996年),中華民國將首次直接選舉總統、副總統。
他說,中華民國的民主制度已具宏規,人權得到高度的保障與尊重,民主政治蓬勃發展。在合法的範圍之內,任何言論和行為,都不受限制或干預,包括對總統的激烈批評,台灣人民享有的言論自由已與美國人民毫無二致。
但他也為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享有的地位鳴不平。他說,因為中華民國未能獲得國際社會應有的外交承認,「臺灣經驗」在國際上的重大意義因此被低估。
「坦白而言,我們的民眾,並不滿意我們今天所處的國際地位。我們認為,現今的國際關係不能只限於傳統國際法和國際組織的正式運作。」李登輝說。
1996年,李登輝成功當選第九任中華民國總統,成為首任中華民國民選總統。2000年,在野黨民進黨的陳水扁成功當選第十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實現「在任內和平轉移政權」的理想。國民黨首次成為在野黨,結束對台灣長達五十五年的統治。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