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意晴台灣台北報導)臉書(Facebook)與台北市美國商會(AmChamTaipei)週四(7月2日)舉辦「中小企業如何跨出台灣,邁向海外市場」線上講座,討論企業如何拓展海外市場及實戰經驗,像是必須先注意物流是否合法,選擇欲發展的國家後,可先做小規模的測試、擬定選品策略,再展開長遠計畫。
講座邀請到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物流公司「聯邦快遞」(FedEx)、開店平台「SHOPLINE」以及跨國電商「未來實驗室」,共同討論企業如何拓展台灣以外市場的趨勢、實戰經驗,以及政府在政策和資源上的支持。
龔明鑫表示,經過這次新冠肺炎(中共肺炎)疫情爆發後,對人們的消費行為產生很大影響,改變大家的消費習慣及生活方式,因此「線上消費」成了一大趨勢,根據相關機構統計,全世界的「跨境」電商消費金額達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占整體電商市場22%,台灣電商在2020年估預會達到2.8兆元新台幣,但實際跨境只有900多億元,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臉書大中華區電商業務總監黃威銘表示,以往中小型及初創企業要跳出本地市場存在巨大挑戰,「但隨著社交媒體與電子商務的興起,現在中小企業能以最低成本實現全球化」。龔明鑫對此表示,政府一向重視跨境電商,畢竟大方向來看,網路跟智慧裝置普及,也讓線上商業金額跟頻繁度大量增加。
配合的物流商須具備透明度
當主持人黃威銘問及「小企業該如何踏出第一步,從物流的角度來看需要注意什麼」,聯邦快遞台灣區總經理朱興榮回答,需先從「法規層面」著手,包括海關及商品檢驗部份,並備妥商品證明還有是否符合當地規範,另外,他也提醒:「必須把時效性和成本考量進去。」
朱興榮還說,由於顧客端可能會要求提供物流狀況,或是有配送過程疑慮,因此配合的物流業需要能給予「透明度」,這一點會是跨國電商可以優先考量的夥伴條件。
開店平台「SHOPLINE」創辦人暨營運長劉煦怡則提供數據指出,疫情期間台灣產品銷量呈現1倍的增長,也發現海外消費者是喜歡台灣產品的。她還分享,東南亞市場的消費趨勢不同點是,大多使用社群經營,包含直播販售、通訊軟體經營等模式。
當被問及「展開電商跨境市場的步驟,以及優先考量順序」,跨國電商「未來實驗室」營運長薛安辰說,在做海外品牌端時,可以與物流業者及線上開店業者等合作,他說:「要自己擅長的優勢,因為這沒有公式套用,可以先選擇國家並考慮定價,選擇國家後,做小規模的測試,看看廣告投報率有沒有放大的效果、產品成功數等。」並且測試出利基點在哪,選品策略、定價該多少才能擬長期規畫。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