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蕭新煌15日舉行「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新書座談會。回首四十年學術之路,蕭老師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心境詮釋與勉勵;邁入古稀之年,蕭新煌透露,小英政府曾探詢邀他任掌「某院」,他欣然婉拒了,笑稱自己還是想順著心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想想「我沒有離開(學術界)應該是對的」。
台灣社會1980年迄今,蕭新煌是社會運動、環境治理、客家研究、第三部門、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等學術研究領域重量級人物,對於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實踐扮演重要推手,退休後擔任「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本書將蕭新煌四十年間在社會運動、客家研究、第三部門、東南亞等四大學術實踐匯聚成渠,作為四篇22章論文,繼續擴大深耕對臺灣與亞洲社會的影響。
蕭新煌分享,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第一步先做再說」,等做出點成績,再開拓新領域,基於台灣社會的「感召」,找到興趣、成就團隊。他以宋朝朱熹的詩〈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心境詮釋與勉勵。
蕭新煌還透露,自己學術生涯歷經台灣四位民選總統,很多機會受邀當官,慶幸自己都欣然婉拒,日前小英政府也邀請他擔任某院院長,他欣然婉拒了,記者問是哪院?蕭笑說「那個位置現在已經有人了」就別說了。
蕭新煌談到,政治人物經常說「不得已」,其實還是可以「得已」,要經常問你是誰?做什麼讓你高興?如果當初選擇不同,社會網絡因此不同,「政界不缺一個蕭新煌,但學術界…」說到此,全場為蕭老師慧詰幽默談吐笑成一片,蕭新煌接著說,現在這網絡很好,想想「我沒有離開應該是對的」,他認為,政界人才輩出,過去自己沒有、未來也應該不可能接官職。
新書座談會現場,蕭新煌的學生、本書共同作者群張翰璧、楊昊、徐世榮、張維安、龔宜君、官有桓等各領域專家出席共襄盛舉。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