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中共過去四年一直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爭取「市場經濟地位」,但它週一(6月15日)悄悄放棄爭訴的舉動,等同自動宣告敗北。
2016年12月,在中國加入WTO滿十五年零一天的時候,中共政府向WTO貿易法庭提起針對美國和歐盟的申訴,要求美國和歐盟承認中共領導下的大陸的市場經濟地位,但遭到歐美的反對。
中方表示,在中國入世十五年(2016年12月11日)後,「無論如何」(To any event)、不管大陸是不是市場經濟,都不得再用「替代國」比價方式進行反傾銷操作,要不然就是WTO條款本身存有疏漏。
中方的理由是根據《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第15條款,中國(大陸)應自動被成員國給予市場經濟地位;屆時,各成員國將終止對中國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
終止對中國現行的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將幫助中國產商品贏得更多的競爭力,同時削弱國外對貿易爭端的報復能力。
但歐美認為,十五年前沒有人能預測十五年後中國市場是否會完全轉型,所以也不可能約定十五年後,不管中國情況怎樣,就得是市場經濟。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大陸真的十五年來逐步改革,這一歷程也沒有理由一定要在2016年12月11日當日突然完成。
對條文疏漏的質疑,歐美學者更是認為,通過上下文、條款標號以及條款設立目的都可以得出明確、無歧義的結論,亦不存在中方所指的疏漏問題。
他們表示,對中國入世的失效條款的正常理解應是:在中國入世十五年後,必須由各國再次確定中國是否還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如果確定十五年後,中共經濟仍未達到市場經濟標準,自然可以以這一前提,確定對中國產商品仍沿用「替代國」比價方法、確定傾銷幅度。
如果各國真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國家」,將只能以中國國內產品價格與出口價格對比,那麼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訴訟的難度將大大增加,中國製產品將獲得更大優勢,占據海外市場。
在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上,美國、歐洲,甚至印度都持從未有過的一致態度。
隨後,中共在WTO對歐盟以及美國分別提告,但對美國的申訴不久就陷入停滯,對歐洲的申訴則進入聽證環節。
2017年3月,中方要求WTO根據《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諒解》(DSU)第6條設立一個專家小組。隨後,同年7月成立相關小組。20個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巴林、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墨西哥、挪威、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台灣、塔吉克斯坦、土耳其、阿聯酋和美國保留作為第三方參加專家小組程序的權利。
接近兩年後,中共於2019年5月要求DSU停止審理中方要求歐盟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的申訴。同年6月14日WTO公布的正式文件說,根據《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諒解》第12.12條,專家小組的授權應在工作中止12個月後失效。
也就是說,2020年6月15日在中方沒有要求專家組恢復工作的情況下,中方提告歐盟的案件自動失效。
這意味著,中方放棄啟動工作組,自動為歐盟提供了更大的法律確定性來打擊歐盟市場上低價出售的中國產品,並可徵收對應的懲罰性關稅。
彭博社報導說:「隨著歐盟加大努力限制中共的擴張主義做法進入歐洲大陸,這項決議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大挫折。」
就在15日當天,歐盟宣布,從16日起將對在中國和埃及的中國玻璃纖維生產商徵收最高達99.7%的反補貼關稅,這是歐盟首次罕見對在境外運營的中國企業做出的關稅決定。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