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中央氣象局表示,菲律賓東方海面熱帶擾動持續發展中,預計週五(12日)、週六(13日)後才有機會成颱,但要持續觀察,若形成颱風,這將會是今年的第二號颱風「鸚鵡」(Nuri,馬來西亞)。對此,專家表示,就目前資料顯示,該低壓擾動應該不會直接影響台灣,但將會未本週末帶來較多午後雷雨。
目前這個熱帶擾動其結構鬆散,還沒那麼快成颱,氣象局預計最快週五(12日)、週六(13日)後才有機會成颱,對台灣只會帶來間接性的影響。
氣象主播賴忠瑋表示,目前梅雨鋒面的位置,從日本九州南方,往西南西延伸到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將會持續滯留至今日(週四),預計週五(12日)長江以北還會再有新的鋒面雲系生成,不過位置都比較偏北,對台灣沒什麼影響。
但要特別留意,現在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低壓擾動,這個低壓擾動目前的位置在呂宋島東南方海面上,持續往西北方向移動,今日下半天就會影響菲律賓呂宋島,週六(13日)上半天將脫離呂宋島進入南海北部,週六到週日這段期間最接近台灣,週日下半天從香港及珠江口附近登陸中國廣東。雖然就目前資料顯示,應不至於直接影響台灣,不過將會在週末為台灣帶來較多午後雷雨。
賴忠瑋說明,預計熱帶擾動在13日進入南海北部之後,將逐漸增強,不過因為14日下半天就會再碰觸到廣東陸地,而逐漸減弱消散。因此短短兩天行經海面的時間,是否有機會增強成熱帶性低氣壓或輕度颱風?還有待觀察。
低壓擾動將在週五影響菲律賓呂宋島,此時,台灣附近的偏南風及暖溼空氣就會增加,午後雷陣雨發生的機率也會上升,週末台灣將會是悶熱又容易有午後雷陣雨的天氣,準備前往山區、空曠地區或溪邊活動的民眾,都要特別注意安全,避免雷擊及溪水暴漲。◇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