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傳統社會中的深閨女子,人們的頭腦中或許都會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刻板印象。無論是年少時待字閨中,還是出嫁後相夫教子,傳統閨秀們的天地、才情似乎都只能囿於高牆、院落之中。
其實,一些頗有藝術天賦與才情的名門閨秀也有機會在院落之外嶄露頭角,甚至揚名海外。她們的出現逐漸讓人們認識到,中國傳統的大家閨秀不僅能相夫教子、宜室宜家,還能將自己過人的才藝傳於後人,造福於後世。
本文介紹的這三位知名的閨秀來自浙江南潯,出身於清末民初的名門。她們擁有精湛的技藝,卻始終淡泊名利;她們聲名遠播,卻不求世間榮華。她們畢其一生,只願將自身的藝術才能毫無保留地傳於後世,為中華民族傳承下寶貴的文化與精神財富。
刺繡大師辦學傳藝 留下刺繡術巨著
有著「繡聖」、「針神」之稱的刺繡大師沈壽(1874—1921)是江蘇蘇州人,祖籍南潯菱湖。她的父親沈椿曾任浙江鹽官,據說其「酷愛文物,富有收藏」。沈壽自幼受到家藏藝術品的薰陶,並對蘇繡有著濃厚的興趣。她7、8歲時與姐姐同棚習繡,12歲時就以一幅《秋雨月上圖》的繡品聞名鄉里。當時,沈壽的繡品技藝已超過上海松江的「顧繡」。因此,皇室與士大夫都爭相購藏。
1890年,沈壽在蘇州創辦了同立繡校。1904年,慈禧太后任命她為官辦「女子繡工科」的總理及總教習。同年11月,她被清廷派往日本考察,成為中國第一位出國考察的刺繡藝人。
將西洋繪畫的特點與中國傳統刺繡的技巧融為一體的「仿真繡」是沈壽的獨創技藝,因享譽海內外,而成為「蘇繡三大譜系之一」,被中國刺繡界冠以「沈繡」之名。其三件「仿真繡」精品之一《意大利王后愛麗娜像》第一次作為國禮被送到意大利王后本人的手中時,王后愛不釋手。為了表示感謝和尊重,她將平日佩戴的鑽石首飾、五色鑽鑲的寶星金表和20萬意幣都贈予沈壽,並在金表上貼上王家徽號,還親自致函慈禧,稱沈壽為「世界第一美術家」。
除此之外,沈壽的另一件「仿真繡」精品《耶穌像》也在「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了一等獎,當時的售價就高達13000美元。儘管其作品價值連城,可抵萬金,但沈壽卻並沒打算要以此來牟利。比如,她的第三幅「仿真繡」精品《美國女優倍克像》在美國紐約展出後,倍克女士本人當即就願意花重金購買。然而,她最終得到的答覆卻是「此乃國寶,無價也」。
沈壽名聲在外,想購買其作品的人絡繹不絕。但「每有遠來佳客,一擲千金以求繡品,沈壽均只受淺資」。因為她既不貪戀名利,也不醉心於刺繡生意,而只想在提高與傳授技藝上,尋求更廣闊的天地。
最初,在官辦的「女子繡工科」教學時,她就「親手為學生們示範操作,扶著學生們的手,一針一針地教」。為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她還兼教繪畫、語文等課程。後來,因辛亥革命爆發,「女子繡工科」就停辦了。於是,沈壽又在天津自設刺繡傳習所,授徒教課。1914年,應南通女子師範學校的創辦者之邀,沈壽將全家遷往南通,開始投身於該校繡工科的管理和教學工作。
沈壽在南通執教八年,治校嚴謹、教學有方。她不僅孜孜不倦地教導學生,培養刺繡人才,還為學校的繡工科開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在她的悉心教導下,有不少蘇繡人才從這裡脫穎而出。此後,在她的倡導與影響下,江蘇其它地方的繡工科、傳習所也開始多起來。她不辭辛勞,到中國各地授課傳藝,身體力行地抒寫著刺繡教育的歷史篇章。
直到後來積勞成疾、臥病在床,沈壽依然「懼其藝之不傳」。於是,她開始親自整理一生所積累的刺繡經驗。在歷時數月後,她最終編成了中國刺繡理論巨著《學宧繡譜》一書。此書僅萬言,卻包攬了繡備、繡引、針法、繡要、繡品、繡德、繡節、繡通這八個重要方面,還圖文並茂地展示出沈壽所整理、創造的18種經典針法。這本書是中國刺繡史上的首創以及「最完整、最全面、最實用的第一部工具書」。2008年,「南通仿真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
這位頗具藝術天賦與才情的名門閨秀不僅相夫教子有功,而且傳藝育人有道。她有著過人的藝術才能,卻從不貪圖富貴、榮華。她無私地傳授著她的刺繡技藝,一心只想把最好的刺繡人才和作品留給後世,為那個時代的藝術與文化積澱貢獻出小小女子的綿薄之力。
沈壽的傳奇人生讓人們看到,生長於中國傳統社會的名門閨秀既可宜室宜家,亦能化小愛為大愛,用自己的才情書寫歷史、造福後世。
才女畫家教書育人 留下畫魚技巧之專著
民國著名的女畫家金章(1884—1939)是浙江湖州南潯人。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絲商家庭,自幼跟長兄學習作畫。她的畫作清秀靈動,「花鳥之外,尤擅魚藻」。金章曾說,生平所畫之魚以創作於1909年的《金魚百影圖卷》為最精最長,連肅親王善耆都稱讚道「此卷若入鷗波館,不輸風流管仲姬」。而1915年創作的《金魚》團扇則獨樹一幟地「以硃砂與淡墨寫魚,細勾金鱗,意態生動,明暗分明」。
由於金章「尤擅魚藻」,1920年之後便被邀請在中國畫學研究會擔任教授國畫的「評議」,開始了教書育人的生涯。作為畫學研究會中的地位最高者,「評議」需要有較高的資歷,在定期切磋交流的同時,還得輔導「研究員」練習作畫。據金章的侄子兼學生、台灣著名畫家金勤伯回憶,「姑母對我很嚴格,鼓勵、督促自不在話下,她以科學的分析方法,教給我許多作畫技巧;不僅只宋元繪畫,像唐朝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勾描、青綠填彩等,亦一一為我解釋、示範,使我獲益匪淺。」
當時,由於「會中閨秀……亟望有畫決之作,以便居家自習」,金章在長兄金城提出的「撰述成書之請」下,「摒棄俗務,盡兩月之功,寫成了畫魚專著《濠梁知樂集》。」該書有譜錄、史傳、作法、題詠四卷,其中作法一卷,是金章一生畫魚之經驗的總結。只因在中國的藝術史上,「論畫魚技巧之書,向無專著」,此書從那時起,便被視為是「填補歷史空白的開山之作」。
金章傾盡心力,不斷整理、記錄自己的作畫經驗與心得。在此過程中,完全是本著一顆造福於求學者的無私奉獻之心。她在完成了中國首部畫魚的專著之後,並沒有急於為自己揚名,而是孜孜不倦地繼續作畫,以至於除了魚藻之外,她所畫的花鳥也有相當功力。連其他行家都讚歎有加,稱讚「其花卉翎毛亦楚楚有致,皆有宋元遺意」。
而她的這些畫作以及那部《濠梁知樂集》得以流傳後世,則完全歸功於其次子王世襄一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加以保護、珍藏,甚至到耄耋之年,仍不忘精心編輯、出版。1985年,這部「填補歷史空白的開山之作」終於被正式出版,此後一直是畫魚愛好者們的研習之作。
油畫先驅執教南洋 潤澤莘莘學子
中國第一代女性油畫家張荔英(1906—1993)是南潯「四象」張氏後人,其父是民國的風雲人物張靜江,其夫是前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陳友仁。這位出生於民國豪門的貴族千金在遊走旅居和動盪中度過了自己的前半生,期間歷經戰亂、軟禁、生離死別和種種風波。直到中年,她才遠赴南洋,在新加坡「開啟了人生和藝術生涯的新篇章」。
1982年,新加坡政府授予了張荔英國家文化藝術獎章。1985年,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屬下的國家畫廊為張荔英舉辦了其一生中規模最為盛大的畫展。她大部分作品都被新加坡政府視為文化瑰寶,典藏在國家美術館內。據說,就連馬來西亞的「國父」也收藏了她的三幅畫作。短短幾十年,這位中華名門閨秀在新加坡再次抒寫了她傳奇的後半生,成為如星光一般璀璨的「國寶級」女畫家。
張荔英能在異國他鄉獲此地位與殊榮,離不開她潛心、投入的創作以及繪畫技藝的日臻精湛,更離不開她對美術教育的孜孜奉獻。1954年,張荔英應邀赴新加坡南洋美術專科學校任教。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那座古樸的校園。
新加坡不少藝術家都曾談到,「張老師教學認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師。」新加坡國家畫廊研究院的康斯坦絲‧薛爾思(前總統薛爾思之女)也曾回憶說,「張荔英長達27年的教師角色,怎麼強調也不過分。這段時期目睹了新加坡一批最有潛質畫家的成長,其中她有一份功勞。」
在南洋美專執教27年來,她帶著學生四處採風、作畫,培養了無數「素描與油畫」專才。每帶一個畢業班,她都會欣然表示,這是「我最偏愛的一個班」。在給1967年畢業班的離別感言中,她寫道,「藝術家須經長久歲月的苦練才達到成熟的境界的。」
作為藝術家,張荔英也是這樣,不斷通過苦練來實現其卓越的藝術造詣。這就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她的作品精緻、細膩,「擁有完美無瑕的筆法、暗淡柔和的色彩、一絲不苟的構圖」。為了完成一幅作品,她可以多次跋涉崎嶇的路途,忍受熾熱陽光的暴晒。且從她1962年創作的那幅《蓮花頌》中,就能強烈地感受到她「品格純正、超逸脫俗」、身在苦中不畏苦的超凡性情。
為了能有足夠的時間潛心創作,張荔英只願做「一週只教三天」的兼職老師,但張荔英也並非是消極避世、只關心個人的藝術生涯,她在學校遭遇經費困難時,依然積極地與校友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義賣,貢獻綿薄之力。當時的新校長林有權後來回憶說,她「長期協助校方處理有關校務的英文文件,為學生寫推薦信、爭取海外獎學金,對南洋美專的發展貢獻良多」。此外,她還將自己一部分作品拍賣後所得的資金用在設立「張荔英美術教育基金會」上,以此來幫助家境貧寒的學生完成學業。
無論是進行藝術創作還是教書育人,張荔英都身體力行地詮釋著中國傳統名門閨秀的德行與品質。同上述那兩位名門閨秀一樣,張荔英也把在家相夫教子的慈愛與無私延伸到社會中去。不難想像,其結果必然是會培養、成就更多的人才以及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和裨益。
源遠流長的華夏民族是一個極為重視道統、美德與倫理的民族。每一個以仁、義、禮、智、信教導後代的名門望族,不僅能培養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好男兒,也能教養出德行出眾、才情斐然、有著慈母般胸懷的大家閨秀。眾多鮮活的例子都在表明,這樣的閨秀既能相夫教子、福蔭家族,也能在外造福於社會、福蔭國家與民族。@*#
參考書目:《南潯名門閨秀》,潯根叢書·第五輯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