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日前指出,中共未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承諾,將「終止」協議並加徵關稅「絕對是選項之一」。外界預期,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且美國不會改變對華為的制裁,身為華為供應鏈的台廠將受到影響。
學者認為,台廠短期內必須思考產線分流,政府也應趕緊與美方談判,釐清美方新訂的產業安全標準。
美國實施華為禁令,去年要求企業製造的產品,來自美國的技術比率超過25%,必須接受出口管制,美國英特爾、高通、博通等半導體廠,以及美光等記憶體廠,皆相繼停止供貨給華為。而美國媒體在年初報導,美國政府打算把管制出口的技術比例由25%下調至10%。
「研判美中貿易戰延伸到科技戰的機會越來越高。」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表示,台灣怎麼因應這個變動,關鍵在供應鏈的自主地位高不高。要在美中的角力下生存,這攸關台灣廠商的技術水準,只要供應鏈的技術自主性高,台廠就不怕沒有競爭力,如果沒辦法就會受到影響。
劉孟俊表示,預期台廠會把產線分開,供應給美國的有一條線,供應中國的有一條,這兩條線的分流相當重要。由於美國基於通訊跟資安的考量,不希望產品有過多的含中成分,所以供給美國的產品的供應鏈,要儘量在台灣生產,「對於美方的考量,我們儘量地滿足,但要在短期內,讓台商完全從中國撤出,這確實有難度,因此得先進行分流。」
劉孟俊表示,台廠在分流上具有經驗,過去習慣服務不同的品牌客戶,廣達、鴻海、仁寶等廠商會把某些產品供應給多個品牌,如:筆電代工廠同時接SONY、HP的訂單,都在一家工廠裡面開產線製造,且可以做到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又確保技術不會外流,「這點台灣很有本事,這是很重要的事。」
劉孟俊認為,台灣政府應與美國談判與溝通,釐清未來的產業安全標準,這可以幫助台廠做好分流管理,「到底多少的含中程度是有風險的,這點要界定出來,廠商才有辦法依循。」
台積電不會把核心技術拿到中國
華為是台積電的十大客戶之一,外界擔憂,持續跟中國做生意的台積電,是否存在技術外流至中國的風險。劉孟俊表示,台積電不會把核心技術拿到中國使用,在南京的12吋晶圓廠有很大的比例是滿足中國客戶的服務需求,這不是最關鍵的技術,而台積電真正的核心技術留在台灣,「這點不需要擔心」。
「台積電的部分晶片給美國軍方使用,這是美國比較擔心的事。」劉孟俊表示,台積電較高精密的先進製程,仍是供給給美國客戶,得滿足他們的需求,且台積電長期與麻省理工學院展開先進製程的研發合作,因此台積電是需要考量美方態度的,他們得思考如何滿足美國製造業回流的產業發展方針,又確保自身的自主性,「或許台積電可以考慮在美國開產線,這是個策略」。◇#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