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財經評論

陳思敏:中共陷GDP泥潭 疫後經濟重建靠什麼

中共病毒重創中國經濟,財政收入銳減。圖為2020年2月5日空蕩蕩的北京街景。(GREG BAKER/AFP)

【大紀元2020年05月23日訊】北京兩會的重頭戲,5月22日,李克強宣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罕有未按慣例設定今年經濟增長具體目標。

去年中國經濟已經走上下坡路,今年在疫情衝擊之下,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部分今年上半年基本崩了,而且全球疫情不趨緩中國外貿亦將難有起色;其次是消費在疫情「零確診」後並未出現報復式增長,說明相關政策刺激效果有限,現實是大多數民眾「沒錢怎麼買」;餘下就看投資,投資則仰賴固投基建。

在今年一季度,習李主持的會議曾多次點名「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及至5月14日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這既是為解決被歐美科技「卡脖子」問題,也是為促進經濟的大力發展項目核心是數位、科技基建的「新基建」。

最高層定調科技創新產業將是當前經濟增長新動能,但有陸媒調查報導,據不完全統計,第一季13省市區已公布投資規劃金額,新基建的投資增速相比從前提高很多,不過投資規模相較老基建(傳統基建)仍甚小,「鐵公基」項目仍占一大半70%以上,因其拉動經濟立竿見影。

由於新基建核心科技產業的生態是一個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光靠錢堆不出創新,但沒有大量資金也燒不出成果,如芯片、集成體電路等所在的半導體產業都需要持續重金投入,補貼政策非長久之計,資本市場是最佳的活水來源,而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本市場是股市。

兩會登場,5月21日滬指收跌,滬深兩市成交量僅6200多億元,這比前一交易日量縮近9%,且相較疫情峰期2月最大成交量直接腰斬,特別是上交所在新增科創板以來的成交量仍落後深交所,A股市場本身就缺錢缺信心。

而中資企業IPO(股票首次公開發行)曾經趨之若鶩的美國股市,現在則接連傳出收緊政策,如美國參議院5月20日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只等眾議院通過和特朗普簽字正式生效成法律。另據外媒披露,那斯達克(Nasdaq)交易所將公布對IPO規模的新限制。諸如以上都被解讀為針對中概股,不是將加大其在美股退市的機率,就是加大其上市的難度,包括亟需擴大融資管道的中資科技公司。

美國上市有可能此路不通暢,中概股還可以轉往英國股市掛牌。日前就有外媒引述消息稱,北京有關當局鼓勵中企利用「滬倫通」(上海證交所和倫敦股票交易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到倫敦掛牌。

彼一時的是,今年1月,英媒BBC中文網報導披露,北京傳出喊停滬倫通計劃,還不清楚何時能夠恢復。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滬倫通被叫停,是北京不滿英國挺香港民眾「反送中」抗議活動。

而本次兩會,人大擬定的「港版國安法」若表決通過,香港一國兩制將形同夭折,勢必引發英國方面譴責,屆時滬倫通若再遭北京擱置,這意味今年下半年9月之前預計將有2至3家中企到倫交所IPO也要擱置。

實際上,滬倫通自2019年6月啟動以來並不活絡,迄今為止僅一家華泰證券透過滬倫通在倫交所掛牌。媒體指出,英國為全球第五大股市,總市值2.4萬億美元,規模仍遠遜於全球最大股市美國,其市值高達30.3萬億美元。美英兩國股市孰能為中國經濟及中企提供更多資金帶動復甦,顯而易見。

據彭博報導,北京「新型舉國體制」的新基建,不只是為了疫情後刺激經濟,還有超越美國在全球科技霸主地位的意圖。北京政府擬定新基建計畫,迄至2025年的6年間,將投資10萬億人民幣,預期帶動中國本土科技巨頭。

然而大陸股市分析人士表示,最關鍵的是這些高科技領域的技術突破和轉型升級不是靠「新基建」的「撒錢」就能做到的。例子不勝枚舉,如經常被提起的中國半導體要角中芯,成立已20年,動用諸多資源成立的國家隊,然而整體來說,中芯還差了台積電2至3個製程世代。

尤其是新基建的半導體產業無法急功近利,若要「六穩」、「六保」,當下還是要靠外企外資外貿──直接和間接帶動的就業人口超過2億,換言之,約占就業總量的四分之一。北京疫後經濟重建,比李克強兩會工作報告更真實的聲音或許是他在兩會前的這番喊話:歡迎外企擴大投資。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