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屢現神跡的唐朝高僧釋僧伽

文/許茹
font print 人氣: 274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朝僧人釋僧伽,俗家姓何,出生在蔥嶺以北的何國。年少時,他就出家為僧,並發誓要遊歷四方。

唐高宗龍朔元年,僧伽南下遊化。第二年,他從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出境之處別迭里山口進入大唐王朝,從涼州出發,經過洛陽,抵達了江表,最終停在了吳郡嘉禾的靈光寺。當地是水鄉,民眾依靠打漁為生。僧伽就教化他們莫要殺生,應尋找其它生活之道。很多人聽了他的勸告後,轉而從事他業。

此後,僧伽又渡江到達山陽龍興寺,自此開始顯露神跡。

一天,僧伽應邀到江蘇泗州臨淮信義坊的山陽令賀跋氏家講法。講完法後,他告訴主人:「此處原本是寺院,掘地便知。」主人於是命僕人挖掘庭院,深處果然發現一座古碑,碑上刻著「香積寺」三個字。又挖出一尊鎏金的佛像,佛像上有「普照王佛」的字樣。原來是僧伽天眼所見。在場民眾都驚異於僧伽的透視功能,紛紛布施。

賀跋氏曾見過僧伽躺臥時身體伸展長過床榻,當時舉家驚奇。還曾親睹僧伽現十一面觀音形象,全族歡慶,更加相信佛法。如今又聽聞僧伽天眼見到前朝寺廟,更是無比崇敬,遂捨宅建寺,是為「普照王寺」。

賀跋氏聽聞僧伽天眼見到前朝寺廟,更是無比崇敬,遂捨宅建寺,是為「普照王寺」。(fotolia)

唐景龍二年,唐中宗派遣使臣迎接僧伽前往長安,進入宮內道場,並尊其為國師。不久,僧伽離開皇宮住在薦福寺(即小雁塔)。他常獨居在一室,便於修行。他的頭頂上有一個小洞,平日用棉絮堵住,夜間則將其拿掉。拿掉後,香氣就從其中冒了出來,瀰漫全室,芳香異常。到天亮時,他便又用棉絮堵上。

一天,中宗對僧伽說:「方圓千里內已經幾個月沒下雨了,願大師發發慈悲,解除我的憂慮。」僧伽便將銅瓶裡的水播灑在空中,頃刻間陰雲密布,下起了大雨。中宗十分高興,特頒詔令賜給他所修建的寺廟一塊匾額,命名該寺為臨淮寺。但僧伽請求仍用「普照王」幾個字為該寺命名,中宗以「照」字是武則天的廟諱,而改為「普光王寺」,並御筆親書其匾額賜予他。

在長安時,請求僧伽治病的、消災除難的、趨吉避凶的和斷惑釋疑的人非常多,他都是有求必應,而且都很靈驗。僧伽給人治病的手法多樣。駙馬都尉武攸暨有疾,僧伽就將洗澡水含在嘴裡,向其噴去,他很快痊癒,並由此聲振長安。此後有患病者請求他醫治,他或以柳枝拂之,或令洗石師子而病癒,多麼難治的疾病他都能治癒。

景龍四年(710)三月二日,僧伽在薦福寺內坐化,終年八十三歲。其坐化後神采如其生時,肉身不腐。中宗皇帝即令在薦福寺修建佛塔,漆身供養。詔令下達後,長安城內突然瀰漫一股臭氣。中宗問身邊的大臣這是什麼預兆,有大臣說僧伽大師是在臨淮化緣修建的寺廟,恐怕他是想回到那裡去,所以才出現這種變故。

於是中宗在心中默念「送師歸臨淮」,默念後,臭氣頓時消失了,而且頃刻之間,空氣中散發出了濃郁而奇異的香味。當年五月,僧伽的真身被送回了臨淮普光王寺,漆身建塔,寺名也因此大振。

後來,中宗問萬回法師,僧伽大師是怎樣的人?萬回法師說:「大師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在此之前,僧伽初到長安時,萬回對他非常禮貌和恭敬,大師拍著萬回的頭說:「孩子,為何久留此地?可以去了。」等到僧伽坐化後沒幾個月,萬回法師也圓寂了。

僧伽離世後多年,還多次現形顯靈。代宗大曆十五年(780),僧伽在皇宮內殿現形,請求皇帝免除郵亭之役。代宗於是「敕中官馬奉誠宣放,仍齎捨絹三百疋,雜彩千段、金澡罐、皇太子衣一襲,令寫(僧伽)貌入內供養」。

貞元初至長慶二年不到四十載,普光王寺不幸兩度遭災火,石碑金像都失去了蹤跡,佛殿僧塔也成了瓦礫,唯獨僧伽像獨存。這一神跡感動了萬民,在不久後寺廟佛塔重建並開放後,禮拜者日眾,香火很盛。

唐代武宗會昌年間滅佛時,普光王寺也受到了波及,寺產被沒收,寺僧被掃地出門,鐘鼓絕響,香火斷滅。武宗滅佛後一年而崩,宣宗即位,復興佛法,普光王寺再現舊觀。

唐僖宗咸通時,桂林戌卒首領龐勛造反,率兵圍攻泗州,僧伽在塔頂現形,警示城中軍民,使其化險為夷。有司將此事上報朝廷,唐懿宗賜僧伽「證聖大師」稱號。

晚唐時期,唐帝國走向衰敗,藩鎮割據,烽火連天。每當有戰事時,僧伽或現形城隅,暗助守將據城拒敵,而敵軍以為城牆堅固難以攻下,驚駭而走;或在軍中顯靈,勸說部將釋放無辜、免殺戮,或於普光王寺塔頂作小僧狀,為有求者趨吉避凶、消災祈福。凡此種種奇跡,神變無礙。

民間傳其曾有「十一面觀音」、「小僧」、「嬰孩相」、「紫衣僧」數形,亦盛傳其為觀音化身,極受尊崇。後世尊僧伽為「大聖菩薩」,又稱「泗州大聖」。也因此,唐宋多有奉僧伽之像者,很多古廟中也多有僧伽堂,供奉其像,如浙西甘露寺、成都大聖慈寺。敦煌第72窟有五代頭戴風帽、穿著圓領袈裟之僧伽像,標題「聖者泗州法師」。古書云:「天下凡造精廬,必立伽真像,榜曰:大聖僧伽法師。有所乞願,多遂人心。」

唐代大詩人李白還寫了一首《僧伽歌》,內有「此僧本住南天竺,為法頭陀來此國」之句。

民間傳僧伽曾有「十一面觀音」、「小僧」、「嬰孩相」、「紫衣僧」數形,亦盛傳其為觀音化身,極受尊崇。圖為Zhou Bangzhang(暫譯周邦彰)的作品《千手千眼觀音圖》,1629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公有領域)

五代十國的後周世宗時,僧伽託夢於當地百姓說「不宜輕敵」,有百姓告知州牧,州牧並不相信。於是,州內百姓家家都做了同樣的夢,僧伽由此保全了所有百姓的性命。

另據宋人《鐵圍山叢談》卷五記載,宋徽宗宣和己亥年(1119)夏,東京發大水,泗州僧伽忽然顯靈在大內明堂之上的空中,有雲龍跪拜,繼而大水退去,很多人都目睹了這一場面。這已是他圓寂後的409年了。@*#

參考資料:
《宋高僧傳》卷十八《僧伽傳》
《太平廣記》
《高僧傳》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
  • 清代詩壇有一位才女,長於書香之家,嫁入詩禮之族。她身邊的親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這個文學家族中,一顆光華熠熠的明珠。
  • 山東才女王照圓,不僅是郝懿行治學生涯上的賢內助,自己也留下了補註古文的專業著作。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