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
在人與自然的互動中,為了獲取更多資源,使生活更上一層樓,古代的智者在海邊做了一種特別的設置。透過這一設置,不但吸引更多潮間帶生物來此駐足,也使捕魚方式簡單化,一般人都能獨自執網捕魚。那是什麼創建呢?就是設置「石滬」。
建石滬是一個極浩大的工程
砌建石滬在古時候應是一個極浩大的工程,它看起來好像是把陸地上砌石圍牆的工程和技巧搬到海裡,其實不然,因為環境殊異,困難度大了不知多少倍。砌建石滬的匠人得審度海潮的各種流向、全面了解潮汐的變化,熟知在此處出沒的魚類等等,在工程進行中,因為沒有任何黏合劑可用得上,因此大概都採用經驗法則的「亂石砌」,設法以自然工法使結體堅固,才經得起潮水長期的刷洗和衝擊。
石滬捕魚是利用潮汐的升落來進行自然圈魚,水漲時,魚兒可隨著水流亂走,退潮時,水退得淺了,水位比石牆低,魚就被困住了,人家是「甕中捉鱉」,他們是「滬中捉魚」。
上天有好生之德,古代的智者深知不能「竭澤而漁」,因而設計了一個極「環保」的裝置,在牆體中央開了一個小小的拱門,再以木柵欄把門攔住,誤入滬內的小魚可從柵欄的小縫中出去,而大一些的魚兒就沒那麼幸運了,只能束手就擒。退潮時「石滬」的水極淺,清澈見底,魚蝦,貝類、藻類一目了然。「石滬」給人製造一個便利撈魚的場所和條件。
「石滬」的運作模式
在我們家鄉,「石滬」是以股分制來運作,由股東排班,今天誰家當值,這整個石滬裡的魚兒都是他的,聽起來很誘人,但有時沒什麼魚兒來遛,有時來了魚群,卻又抓不完,所以一般都允許無參股者進滬內網魚。不過,他們有一個不成文規定,如果無股分者漁獲太多,值班者有權沒收一部分,把部分的魚倒回自己的籃中,本來這些魚都是他家的嘛,這種股東和非股東之間的權益問題,大家都很重視,在下面的一個小小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得很明晰。
話說有一天晚上,添福一家人正打算上床睡覺,忽聽不遠處的鄰人呼喊道,「石滬著魚了!」「石滬著魚了!」這一喊,全家人都蹦了起來,阿母李涼的動作特別快,三兩下就抓出一大堆「魚具」來讓大家挑選,各取所需後,一家人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路上碰到好幾撥人,到了石滬內,眾人作鳥獸散,各自努力去了。五個孩子中,老么年紀還小,撈不了什麼魚。阿母李涼撈了一會兒,就拉來一個高把竹籃,(裡頭有半籃魚),告訴他,看好,不要叫別人拿走了,他答應了,等李涼轉身走後,他就呆呆地站在竹籃旁。過不了多久,有一個人跑過來,一把就抓住竹籃的高把,大聲問道:這是誰的?老么心中一驚,想回答卻講不出話來。那人一看是個小小孩,就舉起竹籃要倒魚,老么想起阿母的叮嚀,情急之下,忍不住就放聲大哭,那人沒料到他會哭,而且那聲勢在低沉的濤聲中,還有點石破天驚的意味。他遲疑著停止倒魚。聽到哭聲的李涼趕緊跑回來,說,「是我的!」,仔細一看,原來是熟人,黑暗中,沒認出來。李涼知道他是今天的滬主,有權沒收那半籃魚,但他很客氣,堅持要她留下,那半籃魚也就此保住了。
石滬的現況
現在本地和鄰村的海岸線上僅存有大小兩座石滬。據村中老人所說,古時候本地和鄰村共有十二個相連著的石滬,包括頂石滬、合歡、大伶邊、小仔、新石滬、大塭、門口石滬等等,因為當時的石滬是村民賴以生財和補充營養、滿足口腹之欲的重要來源,石滬的牆體要是損毀了或者有什麼異狀,往往就受到高度的重視。每一股都得派一個人出來,組成一個修整團隊,時日不計,一直到修補完善為止。所以長年以來,石滬的功能和外觀都保持得相當良好。
那麼其它石滬到哪兒去了呢?為什麼現在僅存大小兩座石滬呢?因為時代變遷了,經濟轉型了,只靠石滬已經不能維持生計。石滬傾倒了,沒有人出頭來組織修復,得上班呀!沒時間呀!名義上,石滬的股東制還是維持著,但已完全不作為了,至多是個別人在業餘之際或休假之時,揣個網子,到僅存的、已有幾處傾頽的石滬中去,回味回味當年捕魚的況味。
至於說絕大多數的石滬都已「傾頽殘破」,就聽之任之吧!那已不是個人嘴巴說說就能動得了的。所幸經過有心人士不斷地呼籲,加上文化、文物經過包裝轉型觀光的需求,已得到政府的重視,修復工程正在進行中。@(待續)
(點閱【一個庶民家族的故事】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