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中央大學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是台灣第一個啟動永續發展的高等學府,第一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與桃園市的合作案件高達88件,執行成果亮眼。第二期再獲教育部肯定,揮出5個計畫全數過關的「全壘打」的佳績,在全國大專院校中名列第一。
中大校長周景揚表示,大學不僅為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更進一步擴及服務社會,解決社會問題。中大2018年首創「桃園USR聯盟」,號召了桃園市的十餘所大專校院,一同為地方創生。去年更出版了全國第一本大學社會責任的年報,展現各項執行成果。
中央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孫煒指出,中央大學第二期教育部通過的5個計畫分別為「桃海三生─形塑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發展永續共生」、「永續『復興』─打造智慧韌性部落」、「從閱讀泰雅到興趣驅動部落學習」、「藝文浸潤永續社區—中壢平鎮在地文化的紮根與共榮」、「楊梅社會影響力工程再造計畫」。桃園市13個區當中,涵蓋了8個。
「桃海三生─形塑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發展永續共生」計畫,以國際認證創新技術建置環境監測資料庫,完備海岸GIS。「藝文浸潤永續社區—中壢平鎮在地文化的紮根與共榮」計畫,延續了閩客居民百年來的空間記憶,強化在地認同。「楊梅社會影響力工程再造」計畫引進社會影響力評估,協助地方發展社會創新能力與組織管理模式。「永續『復興』─打造智慧韌性部落」計畫,強化偏鄉之災防監測能力,讓在地有能力因應災害衝擊。「從閱讀泰雅到興趣驅動部落學習」計畫,協助泰雅部落跳脫傳統學習模式,以興趣驅動,引導學生發掘潛力。
中央大學的實踐場域,從鄰近的中壢校區的雙連陂開始,與周遭鄰里鑲嵌形成社區有機體,向外延伸至楊梅區以及復興區,從泰雅部落到綿亙46公里的桃園海岸,連結學校、公部門、社會企業與地方社群,深耕在地,建構綿密的行動網絡,以深化在地認同與社會影響力!◇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