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漫談

中國古代的「飛天」舞蹈家

來自飛天藝術學院的210號選手楊美蓮在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決賽中表演。(愛德華/大紀元)

中國古典舞表演藝術家們必須具備的一樣功夫是「身輕如燕」,尤其是女性舞蹈演員,她們高超的技藝,常常體現在那落地無聲、宛如雲中飛翔的飄逸身姿上。

「飛天」一詞是跟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國的,「飛天」在佛教中的含義是天上掌管音樂和舞蹈的神,每當天上舉行盛大的佛會時,她們就凌空飛舞,以舞蹈、音樂和鮮花禮讚神明。在敦煌壁畫的創作過程中,她們的形象被虔誠的工匠親眼目睹並描摹、雕刻、記錄下來流傳後世。她們的身姿柔軟得不可思議,曲折盤旋成凡人難以想像的角度,隨風翻轉飛翔。

其實,在佛教未曾傳入中國之前,「飛天」——「飛舞的天仙」這個詞彙也已經有了神州本土的模糊概念,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春秋時代的兩名女子。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有兩位女子,她們一個叫旋娟,一個叫提謨,都是技藝超群的舞蹈家。她們被廣延國的國君送給燕昭王,成為燕國宮中的舞女。旋娟和提謨長得非常美麗,冰肌玉骨、體態輕盈、吐氣如蘭,燕昭王很喜歡她們,時常召喚她們來跳舞,並且給她們的舞蹈起了名字,叫做《縈塵》和《集羽》,意思是她們跳起舞來和飛塵、羽毛一樣輕盈。燕昭王又試著將四五寸的木屑鋪在地上,二女在上面跳舞跳了很久,卻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後來,昭王發現,在她們跳舞時,會有白色鸞鳳銜著千莖穗飛來,落地就開花結果,收穫時一莖子實就能裝滿一車。燕昭王終於知道,這兩名女子並非凡人,於是讓她們居住在崇霞台上,派侍衛時刻保護著她們。到燕昭王末年時,沒有人再見過這兩名女子。人們說,這是因為燕昭王一直在尋找修練成仙之法,他的虔誠感動了上天,才派遣兩名仙女下凡展現神蹟。

中國文化是敬仰神、追尋神的文化,華夏的藝術始終在模仿著神,每一樣古老的藝術形式都可以與神仙的世界相通,都曾在創造的過程中產生過神蹟。舞蹈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旋娟、提謨和燕昭王都已逝去了數千年,傳統舞蹈中「輕身欲飛天」這一審美標準依然被神韻的舞蹈家們不斷詮釋著、實踐著、超越著,使人們感受到傳統之美中「天人合一」的境界。(點擊閱讀原文)

——轉載自

(神韻網站授權轉載,版權歸神韻藝術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