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家庭教育

【爸媽必修課】小提琴學生面試的故事(中)

——「領袖」的來歷
學音樂不只是學技術,注重倫理、禮儀和尊師重道也是提高層次的關鍵。(Shutterstock)

【大紀元2020年02月25日訊】作者|陳彥玲博士 / 整理|曹景哲・大紀元

教育就是育人,尤其孩子還這小的時候。如果他已經是大學生了,那可能就沒有機會了。所以,我們一直呼籲家長,孩子越小的時候,家長越要注意他,給他更多的關注。你知道「領袖」一詞的來歷是什麼嗎?為什麼這名小提琴專業的學生,在得知了「領袖」的含義後,變得更加自信了。陳老師是如何訓練這位學生變得「尊師重道」的呢?

(接續上週)我告訴那位孩子,在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在那個領域裡面的領袖,這是這所學校的目標。然後,我問那個孩子,為什麼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把「Leader」稱為「領袖」嗎?為什麼不用別的詞呢?

最容易弄髒的人

領袖就是位高權重的人,有機會去安排很多資源的人,也就是有權力的人。他當然不明白為什麼。

我就問他,一件衣服哪兩個地方最容易弄髒。他回答說,領子和袖子。我說,對!下一次你穿衣服的時候也先把領子和袖子照顧一下,那件衣服就會基本挺好了。

我還向他解釋道,因為衣服的這兩個地方最容易髒,代表你擁有最大權力的時候,就是你作為領袖,帶領大家往前衝的時候,你要知道那個目標在哪裡,權力都交到你手上的時候,你是最容易弄「髒」的。

因為你有最大的機會碰到最多的錢,你有最大的機會可以去指揮別人,你甚至可以安排別人的未來,於是會有各種不同的利益條件擺在你面前。如果有人真想對你做些不好的事情的話,他一定要先污染你。因此,領袖的意思不是權責最重的人,而是代表著在這個位置上,是最容易被污染的人。

那個孩子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解釋,但當聽到我的講解之後,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得出來,他既有點小驚訝,同時又有點興奮。他在家裡是大哥哥,一向是跑在前面的那個,是帶著弟妹前進的哥哥。但他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卻是,分數、分數,不斷的壓力,都是不斷地要提高分數。只有分數,而沒有人和他談心。

瞬間變一個人

當我和他談那些東西的時候,他非常樂於接受,他畢竟是很聰明的孩子。然後,我告訴他,請你把自己的外套拿起來,去做一個真正的領袖的樣子給我看。

我請助理老師,帶他去一個有鏡子的房間,把門關起來,讓他在裡面怎麼弄都可以,然後再帶他出來。

這個男孩在房間裡面待了好久,待了5分鐘以上,出來的時候完全像換了一個人。外套整整齊齊的,線條就是線條,角度就是角度,那個人馬上就挺直了。

他就這樣走出來,非常英俊。我當時非常感動,就想說:「真帥啊!」

其實,我並沒有告訴他要如何做,但他已經知道要如何做了,這是他從內心開始的改變。他走出來的時候,外邊有很多音樂系的學生,非常吵雜,但他好像沒有被這些人和聲音所干擾,他非常自信地走幾步就走到我面前。

他對我說:「That’s fine.」我問他,你準備好了嗎?他跟我點頭,表示準備好了。他說「我們走吧」,就要一起去面談室。但我沒有同意:「還不行,請你再回去。」

他回到原來的位置,我說:「我們走吧」,他又直接要走,但我說好像還不行。

這樣重複了兩三次,但他一點都不生氣,沒有一絲的不悅。這很重要,因為他如果有逆反和討厭的心理的話,那未來教他的老師就會遭罪了。

音樂技術達到一個層級,再要拔高的時候,那非常的難,要反覆不斷地練習。而且,老師往往沒有時間給你解釋為什麼,直接照著他的指令去做就好。

那要反覆多少次啊?如果在這一點上,他不聽話的話,那就太對不起他的音樂老師了。

西方也講尊師重道

因為那所音樂學校強調傳統文化的智慧和行為,我就告訴那個男孩,在傳統文化裡面講究「尊師重道」,即使在西方也是一樣的。

我說,因為自己在美國讀過書,也教過書,西方社會其實與一般中國人的印象不同,在美國的主流社會,非常注重倫理結構和禮儀規範,不能直呼老師的名字。

我說,自己在美國教書的時候,曾經因為讓學生直接稱呼她的名字,而被學校指正過。她曾經執教的學校是培養資優學生的學校,裡面有很多非常富有的上流社會的學生,甚至已經年紀很大的學生。

一些資深老師曾經私下告訴我,對華人家長的一些行為非常頭痛,就是太專權了,把自己的人生目標當作孩子的人生目標了。華人家長太不尊重孩子自己真正本質上的發展,太不關注孩子從幼小開始的每一個階段的發育。

那個男孩也是被這樣培養出來的,但還好的就是,經過適當的引導,他是願意改變的。我告訴他要尊師重道,出來的時候看到老師要立正,要挺直向老師敬禮,走的時候必須要讓老師先走。經過訓練後,他全做到了,而且從內心發出了對老師的感激。

我帶他下樓的時候,告訴他在樓梯上不要跳,在樓梯上遇到人走在前面的時候,要走在那個人的左後方,不能超越他。再著急,也不要急著超過他,保持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和穩重的狀態。

我還強調,遇到門的時候,要幫老師開門。我還向他示範了如何開門才比較安全。這個男孩就照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我問他為什麼要來這個學校呢?他回答說,在現在的學校裡面,他與其他學生的價值觀差太多,自己不喜歡講髒話。在家裡,還有一個老是吵他的小弟弟。他覺得這所學校的環境特別好,特別純淨等等。

我就覺得,這些話太像大人說的了,感覺這個孩子被家長灌輸了太多的東西。從他的細微面部表情和眼神能看得出來。

我於是跟他說,可以接受你,但你要做好一個功課。那麼這是什麼樣的功課呢?這個功課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請看下期的解答。#(待續)

視頻:陳彥玲博士【爸媽必修課】(19):「領袖」的來歷是什麼?一個小提琴專業學生面試的故事(中)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2月22日教育版

責任編輯:李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