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新舊機場更替 重溫人類空運奇蹟
「我們的機場終於可以正常運營了。」柏林新機場CEO達爾德魯普(Engelbert Lütke Daldrup)說出這句話時,簡直讓人淚奔,因為實在太難太久了。機場籌劃了14年,建設了14年,開張延期9年,預算成本20億歐元,追加成本突破50億歐元。
與一拖再拖的柏林新機場相比,當年90天建成的泰格爾機場(Flughafen Berlin-Tegel)簡直就是奇蹟。新機場的啟用意味著泰格爾機場的落幕。11月8日,泰格爾六角形A航站樓的燈光全部熄滅,機場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泰格爾機場的最後一趟航班飛往哪裡?是法國巴黎。這不是偶然的行程,而是刻意安排的告別式,因為法國的意義對機場非同尋常。這還要從柏林上空那個最熱鬧的時期說起。
1945年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美英法蘇四個戰勝國分頭管轄。美英法占領區在西邊,蘇聯本從東線進攻,就占領了德國東部。位於蘇占區的首都柏林也遭到同樣命運,西柏林由美英法分管,東柏林則是蘇軍的天下。
為了擊敗納粹法西斯,四國協同作戰。戰爭一結束,共產主義獨裁和西方自由民主這兩大陣營馬上格格不入。蘇聯在占領區內強制推行共產主義專制制度,並企圖用蠶食策略將盟軍逼出西柏林。而西方盟軍則要把德國建成一個自由民主的新國家。
處於蘇占區包圍之中的西柏林,當時大約有220萬居民,他們的生活所需,從食物到能源,幾乎全靠從西占區通過陸路和水路運來。一旦被蘇聯掐斷生命線,後果不堪設想。
斯大林看準了這一點,認為有機可乘。從1948年1月起,就反覆限制從西占區到西柏林的物資運輸。4月起,蘇聯開始封鎖部分陸路交通,尤其禁止把煤運入西柏林。
6月20日,美英法在西占區實施貨幣改革,引入西馬克。三天後,蘇占區也針鋒相對地實施了貨幣改革,發行了東馬克,並提出讓整個柏林都使用東馬克,遭到西方拒絕後,蘇軍立即採取報復行動。
6月23日夜晚,蘇占區新聞社突然發出消息:「由於技術問題,蘇軍運輸部不得不於明晨6點起,中斷進出西柏林的全部貨運和公共交通」。就在23日當晚,西柏林突然陷入漆黑一片,蘇軍掐斷了西柏林的供電,理由是「缺乏燃煤」。
6月24日,連接西柏林與德國西部地區的所有公路、鐵路和水路交通全部中斷,能源和食品也停止了供應。西柏林徹底成了一座強權包圍中的孤島。
斯大林的如意算盤是,等到西柏林山窮水盡時,便會主動屈服,西方盟軍也會被迫撤離。蘇聯把美英法盟軍推上了兩難境地:
——如果放棄西伯林,意味著把自由之城拱手送給獨裁者,自由民主制度在共產主義強權前退縮。
——如果堅守西柏林,意味著要維持全城供給,那就只能突破蘇軍的交通封鎖,這可能導致西方社會在二戰結束3年後又一次要和獨裁者兵戎相見。
無論哪種選擇,都會把西方盟軍推入不仁不義的劣勢中,蘇聯正好從中漁利。
蘇軍的封鎖立即引發了民眾的抗議和譴責。在50萬西柏林人的集會上,市長羅伊特(Ernst Reuter)向西方社會大聲疾呼:看看這座城市吧,你們不要也絕不能放棄這個城市和人民!
當時的美軍駐德司令克雷將軍(Lucius D. Clay)曾想過用武裝坦克攻破蘇軍的封鎖線,這一提議被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否決了,他擔心武裝衝突會引發新的戰爭。克雷於是想到了連接德國西部和柏林的三條各32公里寬的空中走廊。
四個戰勝國在二戰後達成協議,美英法可以各自使用其西德占領區內的一條航線和西柏林溝通。通過空運向西柏林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這讓蘇聯無話可說。
1948年6月25日克雷將軍發布命令,啟用三條空中走廊。同一天,英國外長貝文也發表聲明說,不僅要把食品運到柏林人的手中,還要給予他們道義上的支持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6月26日,美國空軍第一架運輸機從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機場起飛,降落到西柏林滕珀爾霍夫(Tempelhof)軍用機場,「空中橋梁」行動從此啟動。兩天之後,英國王家空軍也加入進來。英國甚至在本國實行了穀物配給,以保證有足夠的糧食運往德國。
當時西柏林每天需要13,000噸燃料,可是最初每天空運750噸物資,包括煤、麵粉、奶粉、黃油、土豆、罐裝食品、咖啡和醫藥用品等。
蘇聯認為用空運養活220萬人是不可能的,最多不超過8個星期,西方盟軍就會放棄。他們等待著空運行動失敗後,西方國家最終屈服。然而,蘇聯低估了戰後德國人奔向自由民主的意願和勇氣,也錯誤判斷了美英法等西方國家抵制獨裁的決心和能力。
「空中橋梁」行動不僅沒有失敗,反而效率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一個月後,每天空運到西柏林的物資已增加到2000噸。除了把貨物運進城,還要把婦女、發育不良的兒童和老人運往西德。
憑藉新型雷達系統,空運行動從白天作業改為24小時連軸轉,即使在夜間和惡劣天氣下,西柏林的上空依然繁忙,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架飛機降落。
位於美占區的滕珀爾霍夫機場成了「空中橋梁」最重要的樞紐,位於英占區的加托小機場(Gatow)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英國人在那裡承擔了「空中橋梁」中42%的運輸任務。
但是這兩個機場還是不夠用,西柏林急需第三個更大的機場。地處法戰區、曾用來訓練空軍的泰格爾成為建設新機場的最佳地點。為了趕在冬天之前加大「空中橋梁」的物資運送,法國盟軍連同美國專家及德國工人需要在90天內完成新機場建設。
剛經歷了二戰洗禮的德國首都百廢待興,施工條件惡劣,人力物力嚴重不足,但困難擋不住追求自由的意志,眾志成城,成批的建築材料通過「空中橋梁」運送過來,成千上萬的柏林女工也都趕來幫忙。
1948年8月5日泰格爾機場動工,90天建成,其中2.5公里長的飛機起降跑道,創造了當時的歐洲最長跑道紀錄。1948年11月5日,一架道格拉斯C-54運輸機首次降落在泰格爾機場,柏林第三個「空中橋梁」機場投入運行。
新機場剛建好,寒冷的季節也到了。斯大林認為,缺乏煤和燃料,西柏林和西方盟軍無論如何也熬不過這個冬天。
確實,空運來的煤炭有限,西柏林每天的供電降到兩小時,居民的取暖也成了嚴重問題,城市公園和街道上的樹木都被砍光用作燃料了。由於大雪和濃霧,飛行員執行任務非常困難,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減少運輸頻率。
從德國西部的法蘭克福、漢堡和漢諾威通往柏林的三條「空中走廊」被分為五層,每層飛行路線之間的距離只有500英尺。美英法聯軍的飛機從平均每三分鐘降落一次,加快到每90秒降落一次。飛行員只有一次機會,如果降落不成功,就必須駕駛著裝滿貨物的飛機返航。
這不但要求飛行員技術嫻熟,還需要後勤供應的及時配合,以及地面指揮的合理調度。「空中橋梁」行動在技術、組織、物流和後勤保障方面創下人類空運史上的奇蹟。
1948年聖誕節,美國飛行員動員國內的親朋好友捐獻了53,000份聖誕禮品,讓西柏林的孩子們也能感受到節日氛圍。飛行員哈爾沃森(Gail Halvorsen)還想出一個主意,用手帕製作了裝有巧克力和糖果的小降落傘。每次飛機快要降落時,他就把掛滿糖果的小降落傘從空中拋給歡呼的孩子們。
哈爾沃森說,他這樣做是為了讓戰後困苦的孩子們多一點快樂。後來,越來越多的飛行員仿效哈爾沃森的做法,空運飛機從此獲得了「葡萄乾轟炸機」的甜蜜稱號。
西柏林人不屈不撓地熬過了嚴冬。轉眼復活節到了,1949年4月16日,盟軍飛行員來了一次空中復活節遊行,他們在24小時裡用1,398架飛機向西柏林運送了12,849噸物資,平均每60秒降落一架飛機,創造了柏林空運史上的最高峰。
就這樣,土豆、麵粉、燃煤、汽油等物資被源源不斷地運進西柏林。空運量從每天2,000噸增加到12,000噸。14個月的「空中橋梁」行動,共有約57,000人參與,運貨總量達到230萬噸。
盟軍決不放棄西柏林的意志擊破了蘇軍的陰謀,1949年5月12日,蘇聯放棄了對西柏林的封鎖。「空中橋梁」行動一直持續到9月30日。在最艱苦的日子裡,西柏林得到了全世界的大力聲援,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等國的空軍也加入了這次史無前例的壯舉。
72年前的「空中橋梁」行動,成為自由世界聯手抵抗專制的成功典範。泰格爾機場在危難中誕生並順利完成使命。空運行動結束後,鑒於不斷增加的客流量,泰格爾機場投入了民航事業。1960年1月2日,法國航空首先將泰格爾機場納入飛行計劃,成為首家在此運營的航空公司。
1970年,設計師為泰格爾機場定製了獨特的六角形航站樓。當初,這個設計在眾多方案中以滿分的成績脫穎而出,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讓乘客最快登機。有飛行常客計算過,從出租車到登機區的最短距離只有15米。「將來不可能再有這麼短的登機距離了」,往來柏林的乘客經常這樣感歎,對泰格爾機場依依不捨。
2020年11月7日,所有常規航班最後一次在泰格爾機場起降。當晚,機場代碼TXL從全球航空系統中刪除。11月8日下午,最後一趟航班——法航空客A320從這裡飛往巴黎,表達對法國的致意,對那段歷史的致意。
至此,在「空中橋梁」行動中擔當重任的三個機場都已功成身退:加托機場於1994年關閉,被改建成軍事歷史博物館;滕珀爾霍夫機場於2008年關閉,現已成為柏林人運動休閒的公園。
泰格爾機場將被改建成擁有5,000多套公寓、可容納一萬多人的新城區,包括一個科技工業園區,上千家公司和機構將在此找到他們的位置。六角形的A航站樓,將變身大學科研中心,項目負責人想要把創業者、學生、投資者、實業家和科學家都聚集在此處,讓泰格爾的生命力繼續延續。
那段驚心動魄而又溫暖人心的空中救援行動,已成為歷史中的輝煌一筆,記錄下全世界聯手抵制共產主義獨裁的智慧和勇氣,始終閃耀著追求和平自由的人性光輝。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也是當今世界裡,人們所需要的。
責任編輯:周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