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何良懋看美國大選(二)
【大紀元2020年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欣文加拿大溫哥華報導)2020美國大選與歷屆選舉有著天壤之別。雙方對壘從選前延續到選後,牽扯面之廣, 涉及人數之眾,引起的爭議之大,都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計,至今花落誰家仍未有定論。其中很多人發現, 即使天天追新聞,很多事情仍然被蒙在鼓裡。平日所信任的媒體告訴你全部真相了嗎?讓我們來聽聽資深媒體人何良懋從媒體角度的分析。
社交媒體平台充當「言論警察」
何良懋指,社交媒體平台在這次大選中所起的作用很大。 現在不只是新一輩了, 很多人都是通過社交媒體取得資訊的。如果社交媒體可以去封殺、屏蔽有關某個候選人的負面新聞,就是人為地幫他擋了一些不利於他的東西, 其實等於是為該候選人的競選鋪平正面的道路。 因為反面的聲音沒法出來。
1.屏蔽帳號 封殺言論
例如,也就是大概半個月之前,Twitter封了《紐約郵報》,就是首先爆出拜登兒子電腦門的媒體的帳號。經過國會聽證之後, 它也沒有馬上開通, 後來經過輿論的壓力, 幾週之後才悄悄地恢復了《紐約郵報》的帳號。
2.加警示語 標籤異見
除了屏蔽之外, 另外在社交媒體所控制的社交平台上,把不利於他們的消息歸為不實新聞,加了很多警示語,這些都是很令人覺得沮喪的事情。這些社交媒體本身都是私營企業,私營企業怎麼可以做國家宣傳部的工作呢?你怎麼去核實那些資料的真偽呢?
如果那些資料真的引起誹謗、錯誤報導, 那些發表資訊的網民就要負上法律責任, 就會被人提告,自然就背負責任。 何需這些社交媒體的老闆去貼一些這樣的警語,或者是去執行「言論警察」的做法呢? 是誰賦予了他這樣做的權力?
所以美國國會的議員召見Twitter的老闆時,都問他是哪一個人授權他這樣做。第一修正案都通過了國會不得限制人民的言論,國會議員都無權這樣做,社交媒體憑什麼做這些工作? 而且也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
3.越俎代庖 冊封總統
川普就是代表官方, 他的Twitter也被禁過,他們代替川普去做官方的工作了。更不要說選舉還不到72小時,就由美聯社發表消息,說拜登贏當選。媒體越俎代庖去冊立這次的美國總統,是沒有先例的,也是不合法的。 媒體沒權這樣做,做了也沒有憲法基礎的。
就算現在川普總統現在讓美國總務處長艾米麗⠂墨菲寫信去表示同意開始過渡交接,拜登都不是真正的候任總統。只能說是一個臨時的候任總統。只不過是川普不想他的下屬被人騷擾、甚至出現生命危險威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川普一天不認輸,拜登都沒有一個合法的基礎、法律依據(Legal Ground)成為當選總統(President Elected)。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 傳媒何德何能去冊立候任總統呢? 這些傳媒不該做的做了:如冊立候任總統;該做的卻不去做 :如揭露權貴醜聞。何良懋覺得這個也屬於是21世紀美國新聞界的光怪陸離的現象。
違背職業操守 加速走向衰亡
何先生分析, 中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財政方面。現在的大媒體都基本上是屬於舊經濟,我們所說的無論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甚至連《紐約郵報》這些都是傳統的印刷媒體,就算是三大電視網絡都是屬於舊經濟,基本上都是在走下坡路。 他們的訂閱量、廣告收益、以至於業務規模都是在不斷收縮,已經收縮了20多年了,還在繼續下跌,所以媒體的擁有權在不斷的變換。
現在再加上因為他們是向權貴一邊倒、向政治黨派勢力一邊倒,他們的公信力破產,就只會崩潰的更快。 CNN因為站在拜登那邊全力報導,對川普這邊是拚命的詆毀、甚至醜化, 致使收視率驟降。傳統媒體包括有線電視都是在沒落之中。加上這次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拜登的一面倒的傾斜,讓他覺得這些媒體是在慢性自殺。
制衡媒體的力量
關於媒體的權利如何加以制衡的問題,何良懋建議:
1. 消費者的力量
因為媒體是市場上的產品, 當產品在市場上的消費者支持度降低,公司就會受到利潤下降的威脅,那就要考慮為什麼自己的市場路線會那麼不得人心。 消費者採取行動,在一定程度上退出他們、抵制他們,一定日子後是會見效的。
2. 立法
要有所行動。因為現在美國的社交媒體是受到230條款的保障。這是1996年訂立、1997年通過的美國國會的議案,用以保護新興社交媒體的言論免責權。20多年前,當時互聯網的新經濟還未明朗,為了避免過分打壓新興媒體,就保留幾個條款其中的230條款。
這個言論免責權是這樣的, 我們現在看到報紙、電台、電視台如果有誹謗或者失實的報道被人告上法庭,媒體的持有人、媒體內容的生產者和媒體內容的分發者,以至於製造者(印刷) , 都要負上刑責。 這個就是過去的舊經濟對於這些傳媒的一個社會責任。所以如果你發布了對當事人不利的消息,或者甚至是假消息,甚至是誹謗,那當事人就會告總編輯、出版人。如果電台可能就是要告台長、經理等, 以至於要告採訪寫稿的記者、甚至是編輯人員。 如果是報刊可能還要告印刷者, 如果有發行商也會被告。這個是過去對媒體的一種管制,要對言論負責。 所以就要有一個編輯的審稿機制, 要保證核實材料,所以編輯很重要,要把關,要守住事實的大閘。
但是這個230條款就給了社交媒體免責權。如果他發表了、或者是在他的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些這樣的誹謗新聞、不實的新聞, 社交平台的擁有人 、例如Facebook的 朱克伯格, Twitter的老闆多西都不需要負責。因為當時的目的是想扶助這些新興的媒體,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只是一個平台、一個載體,它不具體負責生產、不親手去製造產品,只不過是讓人把文章等內容放上去。
Facebook就是網友把自己的東西掛上去, 自己去交流、討論、留言。 它不會發表自己的社論和立場的,只是提供了一個免費的媒體給大家使用。Twitter和Instagram的情況是一樣的。其實Instagram跟Facebook是同一個老闆 。美國立法者的原意是你既然不負責親手去生產這些東西,也就是說你沒有編輯去把關, 那沒有理由讓你負責的。
哪知道發展到今天,這些社交平台雖然不生產內容,但是它阻止人們去發表內容。 就像現在這樣, Twitter關了《紐約郵報》的帳號,不讓它發表文章,甚至把帳號也封了;Facebook現在會說你違反社群守則,就可以停止或暫時中止某個網友的發表權、參與討論權、或者是分享資訊權。
有很多Facebook網友說,我現在「又坐牢了」,「又坐一個禮拜的牢了」,「又坐30日的牢了」。 Facebook是以其發表了「違反社團守則的東西」 名義禁言的。 他們把這些權力用到了極致, Facebook、Twitter或其他的一些社交媒體就做了網上言論審查的警察 。這種做法的效果就跟中共的長城防火牆所起到效果是一樣的。
無論是Facebook還是Twitter,特別是Facebook,據說是請了很多中國大陸的IT人才。很多大中華地區的這類人才, 由於他們大多是中共培訓出來的,所以就用了中共的網警手法來管理,或者是抄了網警的概念去管理,現在為禍到美國。 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這種自認為掌握了真理、 自認為站在正義的一方,其實是很危險的。 因為沒有人去管制它們,犯了錯也沒有人去懲罰他們。他們根據自己的觀念去管制、封殺客戶,為什麼他們現在的言論、資訊審查權不受制衡?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責任編輯:陳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