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雲嘉屏

第16屆雲林文化藝術獎107人獲獎 創歷屆新高

第十六屆雲林文化藝術獎28日下午在北港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典禮,並表揚8位貢獻獎得主。(雲林縣府提供)

【大紀元2020年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第十六屆雲林文化藝術獎28日下午在北港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得獎包括象徵最高榮譽的貢獻獎,以及10類別藝術競賽,共107人得獎,獲獎人數及範圍為歷屆最多、最廣。活動開始由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陪同8位貢獻獎得主走紅毯,場面莊嚴隆重。

各類別首獎得主分別為文學獎短篇小說類蘇文章、報導文學類王派仁;表演藝術獎西洋音樂類許庭嘉、舞蹈類飛雲舞蹈劇場、戲劇類首獎從缺;美術獎水墨類林菊珍、西畫類曾鈺如、工藝類董家豪、書法類林志宏、攝影類林榮淙等。

縣長張麗善陪貢獻獎得主走紅毯。(雲林縣府提供)
副縣長謝淑亞(中)陪同貢獻獎得主走紅毯。(雲林縣府提供)
典禮中另表揚三位工藝師—陳明洲、林佩瑩、周秀惠榮獲第六屆「台灣工藝之家」認證。(雲林縣府提供)

典禮中另表揚三位工藝師—陳明洲、林佩瑩、周秀惠榮獲第六屆「台灣工藝之家」認證,堪稱雲林縣內的「工藝之光」;同時還表揚本縣文化志工石淑女獲得文化部第27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個人銀質獎、黃振和先生獲個人銅質獎!

縣長表揚獲得文化部第27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個人銀質獎的石淑女及獲個人銅質獎的黃振和。(雲林縣府提供)

張麗善表示,很多人都說雲林是文化沙漠,但從這幾年縣內藝文成果可見,我們只是深藏不露,今年8位貢獻獎得主中就有2位布袋戲大師林宗男及廖昭堂,此外還有畫家高惠芬、陳玄茂、指揮家許淑媛、文學家宋澤萊、文史工作者紀雅博、廟宇傳統彩繪藝師洪平順,感謝他們對雲林藝文的卓越貢獻。今天舉辦頒獎典禮,邀請大家隆重走上紅毯,就是要將榮耀回歸到所有得獎人,讓優秀藝文工作者被看見。

縣長張麗善肯定貢獻獎得主,對雲林藝術文化的貢獻。(雲林縣府提供)

林宗男大師為五洲園黃海岱的入室弟子,1967年成立昇平五洲園,劇團在其帶領之下,藉由創新演出及教學活動傳導民間戲曲藝術,促進布袋戲文化之提升與傳續,至今推廣傳承已達上千場次,錄製傳統戲劇逾百小時,2019年登錄為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

廖昭堂大師帶領的隆興閣,深具雲林閣派布袋戲的特色,廖團長本身是詔安客家子弟,2000年全國首創以詔安母語演出,首開詔安客語布袋戲之風,20年來廖團長以布袋戲宣揚詔安客語,默默耕耘,精神難能可貴。

高惠芬老師在繪畫的領域耕耘多年,曾旅居美國、加拿大十多年,在傳統的水墨畫風中揉合西方水彩、油彩、油畫技法,勇於創新,不拘一格。雲林出身的高惠芬老師屢獲國際藝術大獎肯定,卻不忘回饋地方,長期從事藝術教育推廣,鼓勵雲林藝術人才,足為藝壇之表率。

陳玄茂老師30多年來在雲林沿海地區,推廣藝術文化不遺餘力,教育出許多莘莘學子。陳老師還利用雲林沿海的廢棄牡蠣殼、文蛤殼推廣蚵貝藝術,為社區打造蚵貝藝術牆,並到各學校、長青食堂教導學生與老人家蚵貝創作,為雲林沿海偏鄉學校投入藝文養分,經年不懈,精神令人感動。

許淑媛老師2005年創立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後,擔任團長及指揮,在其領導下,自2007至2020年間連續10年榮獲「雲林縣傑出演藝團隊」,並與知名劇作家及導演合作,運用雲林特有文化元素,推出用合唱展現台灣傳統布袋戲的音樂劇,並曾獲邀參與2018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榮獲金質獎,讓台灣及世界看見雲林的藝文實力。

宋澤萊老師是二崙鄉人,台灣知名客籍作家,長期從事台語文文學的編寫,其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具前瞻性,持續創作四十年,寫作跨越文類,勇於創新、不拘一格,有強烈社會與人文關懷,曾獲第17屆國家文藝獎等殊榮,為推廣台灣文學與台灣本土意識的重要推手。

紀雅博老師為土生土長北港人,國小主任退休後不遺餘力投入地方文史研究,為北港文史資深導覽員,現任朝天宮古蹟解說員,協助廟方培訓志工,對古北港人文、歷史具有深入研究及了解,常受邀導覽解說、講座、論壇等活動,透過口述、投稿、出版、捐贈等實際行動,成為保存北港文史資料的重要來源。

洪平順藝師,水林鄉人,早期從事電影看板畫師,累積了深厚的大型彩繪經驗,民國54年接下蕃薯厝順天宫的委託開始,正式踏上了廟宇彩繪職業生涯。由於他精通傳統建築各個部位的傳統彩繪藝術,選用富涵地方特色之繪畫主題,加上中西合璧的個人繪畫風格,104年登錄為雲林縣傳統工藝保存者,107年獲文化部指定為「人間國寶」,除了接受委託創作外,也代表雲林廟宇彩繪藝師長期活躍於各式交流、推廣與傳承活動。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