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11月19日訊】最近,大家聽到了一個好消息。美國製藥公司研發的COVID-19病毒疫苗,有效性超過95%。這個數字是第三期臨床,也就是面世前最後的臨床試驗的結果。從實驗室病毒分離、製備疫苗,到人體的一期、二期臨床試驗,距離疫苗應用到了最後一步。確實令人高興。
在人類歷史上疫苗屢建奇功,破傷風、水痘、天花、麻疹、鼠疫、霍亂、傷寒等等許多烈性傳染病的防治,疫苗都在其中發揮作用。
但你知道嗎?其實,全世界最早應用疫苗方法預防疾病的是中國。
唐代種痘預防天花
遠在唐代,為預防天花,即有「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的記載。所謂鼻苗種痘,就是將患者膿皰內的液體用鼻飼法吹到體內,而且效果很好,「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18世紀初,隨著商業的往來,中國的種痘技術傳入西方。1796年,英國醫師琴納(Edward Jenner,1749-1823年)聽聞民間傳說,開始嘗試牛痘種植,他將一位染病擠奶農婦的膿汁植入一名兒童的皮膚之下,使該兒童成功免疫。這個方法因此傳遍整個歐洲,疫苗這個詞也由此而來。
也就是說,疫苗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歐洲,而用疫苗防病的理念來源於中國。
西方注射疫苗的產生
現在普遍應用的注射疫苗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1885年,一個被瘋狗咬了的9歲男孩被送到法國醫生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那裡。巴斯德猶豫了一會後,用狂犬病動物的乾燥腦髓加蒸餾水後提取的液體,給這個孩子注射。當時孩子被咬已有4-5天了,在10天內,巴斯德用了不同的劑量注射。經過焦慮的等待,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健康如常,終於安然返家。
孩子得救了,巴斯德成功了。這便是人類史上第一劑注射疫苗。
晉代防治狂犬病
說起狂犬病免疫,早在春秋時期,史書上就有了關於狂犬病的最早記載,《左傳》中寫道:「國人之癟,無不噬也。」 癟咬病,就是狂犬病,狂犬咬人。
公元340年,東晉人葛洪編寫了我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肘後備急方》,其中記載了狂犬病的病症,患者如聽見一點聲音,便會抽搐痙攣,甚至聽見倒水聲也不行,十分痛苦。
關於《肘後備急方》,參看下面的視頻。
在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女醫生談允賢用狗的腦髓救治被瘋狗咬傷的郡主,很多觀眾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並非異想天開。
《肘後備急方》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乃殺所咬之犬,取腦敷之,後不復發。」一旦被瘋狗咬傷,傷者要立即將瘋狗打死,並取出狗腦髓,塗抹在傷口上,這樣可以有效預防狂犬病發作。1500年後的狂犬疫苗也是應用同樣的原理。
現代疫苗接種與免疫力
疫苗接種就是將一種疾病的病毒、細菌或分子,以一個安全的、不會讓人生病的劑量注射進人體,幫助人體的免疫系統識別這種病毒或細菌,並發起抵抗。當人再次接觸到該病毒或細菌時,自身免疫系統就能做好防範,身體就不會發病。
但疫苗也與人體自身免疫清除能力息息相關。今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3位發現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學家,很多人這才意識到:已被發現30多年的丙型肝炎,竟然至今沒有疫苗上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體對丙肝病毒自然清除率極低,調動自身免疫力非常困難。
免疫力是我們保護自身不受外來物質侵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制。只要有一部分患者能自然清除病毒,就意味著我們有希望激活人體的免疫潛能,來對抗這種病毒。
感染病毒以後是表現為輕型、中型、重型、危重型,還是無症狀,也主要取決於機體的免疫力。
人體抵抗病毒、細菌的免疫能力在中醫叫「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正常的免疫力是在一個範圍內,過高過低都不正常。
在這次疫情中,有許多老年人、有基礎病的人成為高危人群,死亡率高。這個人群免疫力低下,難以抵抗病毒對人體的損害。
而也有一些年輕人,感染後開始病情並不嚴重,卻突然加重,急轉直下,出現危險。這是因為患者免疫力過高,過度亢奮,免疫細胞不但攻擊病毒,還攻擊自身細胞,導致身體受到嚴重傷害。
因此,達到「免疫平衡」才是最佳境界!
如何達到免疫平衡
西醫為了提高免疫力,會給患者服用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或植物提取物;如果免疫力過亢,則會應用免疫抑制劑。
【玉屏風散】
中藥中有一味叫黃芪的草藥,研究表明它具有雙向調節的機制,對免疫力低下及免疫力過高都有治療作用。
古方玉屏風散能夠調動人體免疫力,在體內形成一個像屏風一樣的屏障,抵禦外來邪氣。玉屏風散就是應用黃芪鼓舞正氣。
黃芪2份,白朮2份,防風1份。黃芪、白朮配合,補肺衛外,從內部加強能量。防風顧名思義,防止外來風邪,從外部抵禦。整個方子內外兼顧,益氣固表。
【手上疫苗】
也可以通過穴位刺激,形成防禦機制,預防外感。
按揉手上三個穴位:靈骨、大白、重魁。非常方便,也容易堅持,在辦公室,或看電視時,都可以隨手按摩。
靈骨:在手背虎口、拇指與食指叉骨間,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接合處。氣血最旺之穴,對呼吸系統最有效。
大白:距靈骨穴遠端一寸。清肺熱。
重魁:手背第二掌骨近食指處,距大白穴一寸。清肺熱。
除此之外,保持陰陽平衡,順應四時,飲食有節,睡眠充足,身心愉悅,是最好的免疫調節劑。
冼慧
中醫師,三十餘年臨床經驗,主治各種中醫疑難雜症。
觀看。
責任編輯:趙明月◇